6月8日,在庆阳民俗文化普品展销区,市民在选购香包。 庆阳融媒记者 陈飞 摄
庆阳网讯 (庆阳融媒记者刘易萌)过端午,挂香包,戴花绳。临近端午节,在西峰区广场路香包一条街,节日氛围渐浓。记者看到,连成一排的香包摊位里,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香包,令人目不暇接。
“小朋友们,马上过端午节了,我教你们搓花绳好不好?”商户王彩兰的香包摊位前,来了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她认真地为孩子们演示如何搓花绳,搓好后又一一戴在孩子们的小手上。这些来自南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和几位家长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香包展位,有序参观,一个个小动物造型的香包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记者发现,今年的香包样式繁多,不仅有大型绣球、宫灯、粽子挂件,还有传统的绌绌、金瓜、生肖等可佩戴的香包,而各式各样的龙年造型香包更是设计新颖、做工精细,让人眼前一亮。
来自宁县南义乡的商户张小燕的摊位上,挂满了手工香包作品,她的香包因为设计独特、用料做工考究而颇受顾客青睐。“像这几款福袋造型的香包,因为配色素雅高级,很多人看了都很喜欢。我对传统的针扎技艺进行了改良,让这几款香包还可以当钱包使用。”张小燕说。
据张小燕介绍,她从小就受外婆的影响,耳濡目染,到现在已制作香包十几年了。今年她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做出了一批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感的香包作品,不失典雅的同时更贴合年轻人的审美。看到购买自己香包的顾客络绎不绝,张小燕信心满满地说:“这些年庆阳的香包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未来我有信心做出更精致的产品,明年我还想参加金针花创意大赛呢。”
戴香包是端午节庆阳人必不可少的习俗,如今每年举办的香包节,更是让庆阳的端午氛围越发浓厚。今年65岁的王会霞已经三年没有回到庆阳了,今年一回来就赶上了端午节,她特地来为两个孙子挑选了各自的属相香包,准备寄给他们。“佩戴香包是咱们这里过端午节的传统,也是庆阳的特色,给孩子们寄几个香包,就是一种祝福和思念。”王会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