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文旅繁花竞绽放 满目群芳尽嫣然 ——庆阳市推动文旅融合“破圈”绽新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池县小学生在南梁纪念馆前表演华池腰鼓。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岐伯故里庆阳因一只常绣常新的方寸香包,成就了庆阳香包大产业,持续打响了香包、陇绣、剪纸、陇东民歌、道情皮影“庆阳五绝”文化品牌。

拥有“中国羊谷”之美名的环县,用羊肉串“串起”世界纪录的同时,带动小县城养殖与文旅、科技相融合,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羊”关道。

……

近年来,庆阳市引入多方力量、协同多个部门,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处处是景 月月有节 线路有故事 业态相融合”的一体化全域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文化打底 彰显内涵

距今5000余年的碳化谷粒,证明了庆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国家一级文物铜弩机为代表的一批铜器、铁器,佐证了两汉时期庆阳冶炼业和农业的发达;出土于华池县的国家一级文物耀州窑青釉菊花纹子母盒则展示了两宋时期庆阳发达的制瓷业和百姓富足的生活……

庆阳不仅有种类浩繁的历史文物,更有引以为傲的人文典故。走进庆阳市博物馆名人展厅,岐伯、狄仁杰、范仲淹等历史名人款款而来,他们都曾在庆阳历史上的某个时段,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也为我们留存丰厚的记忆收藏。

如今,南佐遗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发现五千年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庆阳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庆阳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色彩多元,具有足够的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具有强大的创新禀赋和发展动力。”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表示,只有坚持文旅融合,庆阳文旅产业才能大放异彩、大有可为。

为此,庆阳市依托红色革命遗址,提升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依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活运营历史文化景区;依托特色地理景观、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扩容建设乡村旅游景区。

为促进旅游产业长足发展,庆阳市坚持东进西拓、依甘融陕、北红南绿、开放发展,充分利用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积极融入省内文化旅游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造了华池、环县红色文化旅游线,庆城、合水生态康养旅游线,西峰、镇原休闲度假旅游线,宁县、正宁自然观光旅游线,差异化、互补性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本地文旅需求。

游客在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前齐唱《军民大生产》。

今年1至4月,全市共接待游客591.69万人次,旅游花费29.65亿元,增速分别达55%和136%,全面激活文旅融合“一池春水”。

链上发力  融合出圈

作为陇东地区唯一的水稻种植基地,眼下,太白镇千亩稻田正式迎来了插秧季,在太白镇莲花寺村,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稻乡农忙场景。

“我们积极推广‘稻渔共作’技术,今年计划在牛车坡村稻田投放鱼苗、虾苗、蟹苗约500斤,实现一田双收。”太白镇党委书记丑众林说,太白镇打造集观光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园区,让水稻可食可观、成景成产业,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

环县道情皮影表演后台。

今年的“五一”假期,环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再做“羊文章”,在4月30日成功挑战世界最长羊肉串的同时,也给环县“串”来日均10万人次的客流,餐饮市场一度“烟火气”升腾,“味蕾游”撬动舌尖上的经济。

近年来,庆阳市围绕传统要素全链条,开发新兴旅游业态,拓展文创产品,全力打造“旅游+”“+旅游”产业链,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产业发展“一盘棋”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为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要求,庆阳市创新开发研学、民俗、户外运动等新型旅游项目,基于网络信息发展整合碎片化需求发展个性化旅游,不断拓展旅游空间。

计划于今年6月开园运营的南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继续发挥其红色文化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双重功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桥梁。

西峰区凤凰塬舍景区全貌。

为激活本土资源,挖掘庆阳非遗产品、农产品、工业产品的文化价值,庆阳市连续举办五届金针花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今年共征集到作品465件(套),其中非遗作品类222件(套)、文旅产品类142件(套)、创意设计类101件(套),提升了庆阳文旅商品设计制作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文化旅游产业既有很大的链条,也有极为丰富的业态,只有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才能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今年,全市谋划储备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项目28个、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项目32个、中医药康养项目11个、绿色环保项目11个、基础设施项目12个,总投资900亿元。

节会搭台 经济唱戏

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将于6月10日至14日举办,届时,庆阳市将同步举办庆阳文旅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举办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暨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是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对于挖掘庆阳文化内涵、树立庆阳良好形象、扩大庆阳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黄泽元说。

南梁说唱、庆阳剪纸服装亮相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

以节聚势,以会为媒。2002年以来,庆阳市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全面展示了庆阳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被新华网授予“美丽中国最佳惠民品牌节庆奖”。

为实现“参展商要多,专业观众要多,进场观众要多,宣传效果要好”目标,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划、靠前宣传,以期呈现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文化盛会。

3月27日,庆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人员前往天水参加“甘肃麻辣烫及特色美食大PK”和“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活动;

5月6日,庆阳特色的剪纸走秀在兰州市中山桥闪亮登场,相关视频阅读量上千万次;

5月23日,庆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人员携2万余件庆阳香包,赴兰州奥体中心为2024兰州马拉松赛事添彩;

5月23日至27日,庆阳市委、市政府借助第二十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东风”,参加甘肃文旅资源及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总金额59.68亿元;

6月5日,庆阳市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黄泽元现场专题推介第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并诚邀广大企业家共赴香包民俗文化盛宴,共襄民俗产业发展盛举;

……

为吸引客商参展,庆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完成各类招商招展896个;落实全国民俗文化展位276个、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展位15个、甘肃省2024年“非遗购物节”展位50个、非遗沉浸式体验示范活动38个;梳理签约项目58个,签约总额116.98亿元。

庆阳剪纸服装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巡回走秀。

看今朝,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南水北调、东数西算、黄河国家战略等多个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各项事业加速“奔跑”,作为生态宜居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创业创新之城的庆阳,是甘肃省除省会兰州外的首个千亿级市(州)。看未来,庆阳潜力巨大,前程锦绣。

魅力庆阳等你来!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