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智”启未来、“数”云涌动。我市抓牢抓紧“东数西算”这一历史机遇,围绕“五数”工程和打造全国AI标杆城市的目标,系统谋划、立体推进,全面开创以数实融合和绿色智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将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打造成为“东数西算”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和企地数智融合示范区。
这段时间,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东数西算”产业园的燧弘华创庆阳智算中心的数据机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新研发的智算中心中控平台的算力资源可视化及算力资源调度管理等功能进行测试。
“我们新研发的这个中控平台,旨在打通从数据中心、智算资源池构建到公有云IaaS服务的‘智算+AI云落地’的全流程链路,帮助用户实现AI大模型训推一体业务的快速部署,并提供算力应用全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助力千行百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甘肃燧弘绿色算力有限公司智算中心总经理于立峰说。
自去年12月以来,燧弘华创庆阳智算中心已部署近千台AI服务器,形成近3000P的高性能算力供给规模。同时,成立了多元异构算力芯片资源适配实验室,不断加大对AI算力领域的研发力度,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燧弘华创正在加速构建‘关键材料+高性能设备+绿色普惠算力+AI赋能千行百业’的产业链生态,以庆阳智算中心为重要基点,大力推进大模型产业在庆阳的集群部署,形成大规模算力消纳,助力庆阳打造AI之城。”于立峰说。
在全面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下,庆阳市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顺利开工。这个项目将建设时空大数据分布式弹性云服务网,与卫星网络形成星地云网融合的协同计算服务,构建星地云-边-端协同的全国性时空大数据服务网络,进一步夯实了“东数西算”工程庆阳节点算力基础。
“我们将借助庆阳在时空地理位置上的枢纽优势和能源优势,建立国家级算力中心、国家级安全矩阵以及数据应用工程服务矩阵。在智能AI、算力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将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我们共同推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昊说。
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
算力是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引擎。作为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主体大楼已完成封顶,正在进行室内管线布设工程。
秦淮数据中心项目土建工程师王亚平说:“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是国家‘东数西算’第一批示范项目,一期项目占地74亩,总投资7.7亿元。项目于去年6月10日开工建设,当年11月10日主体工程成功封顶,成为产业园区科研示范区内首个封顶的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800个8kW机柜,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数据服务。”
据了解,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项目,依托庆阳富集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采用分布式供电、模块化机房等高效系统,在建筑节能、空调节能、电气节能等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高效制冷系统、高效供配电系统和高效辅助系统等,打造PUE智能精准管控的绿色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开展高性能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工作,研发绿色节能技术,建设形成零碳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平台,在源网荷储领域开展应用。
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安装室内通风管道。
“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对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秦淮数据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提高运营效率,集团国内数据中心的年均PUE低至1.21,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不断促进算力基础设施绿色、高效发展的同时,我们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支撑,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秦淮数据中心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陆佳亮说。
生产要素决定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科技创新。对此,庆阳牢牢抓住“东数先算”战略机遇,立足建设“一区四中心”目标,打造“大数据中心+云网产业+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制造业+智能应用”的千亿级全产业链集群,构建全国绿色算力保障基地和绿色算力租赁中心。同时,围绕“AI算力基地+AI算力系统平台+AI算力网络+AI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与智谱华章、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等企业对接洽谈,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算适配中心、万卡集群加快落地,全力打造“东数西算”工程“绿算”标杆城市。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达到2360户,签约442户,中国能建、金山云等180户在庆阳注册成立子公司。京东(甘肃)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华为渲染云、京东物流云、金山办公云、电信天翼云等“10朵云”落地。中国能建、秦淮数据、中国电信(二期)等项目规划建设机架数量将突破20万架,智算规模超过1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