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辛刚国 | 平凡好人学忠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天远 摄 

前几日的一早,急促的电话铃将我惊醒。老家来电,学忠哥走了。

不啻五雷轰顶,

怎么会?怎么可能?

就在端午节,我们还一起吃饭聊天,还在说来西部度假,享受这里凉爽的时光呢!

脑子木了。

乱乱地,害怕听错,反复询问几次,才弄明白,一场飞来的交通意外,夺走了他的盛年。

我还是不敢相信,更难以接受。

学忠哥是警察,魁梧得像座铁塔。向来的记忆中,没有能够伤着他的器物,只有他威风凛凛、勇往向前的山东大汉形象。

可现实就是——

他不在了,不在这个世界了。

从此,将是阴阳两隔,再不可能看见他的模样,再也听不到他声声“四兄弟”的呼唤……

泪水汩汩流下。

满脑子都是他的面庞,他的情深意长。

思绪纷乱。

学忠哥本尊大号夏学忠,是老家公安局的一名警察。

他长我两岁,妥妥地发小。我们之间有着亲兄弟一般的情谊。

印象里,他似乎从小懂事,家长眼里的好孩子,我眼里的好哥哥。

仿佛我一直爱追在他屁股后面,无论割草施肥,骑驴追狗,还是屋顶纳凉,下河捞鱼,和他一起,穷日子的记忆里都是快乐时光。

上学的时候,他擅长逻辑思维,那些于我如天书一般的细胞质细胞核,函数数论,他一学就懂,我则咋都琢磨不透。课堂学习领先不说,他看的书也很广泛。不知他从何处寻来《一只绣花鞋》《第二次握手》,都是那个年代中学生最流行的手抄本,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趴在操场凉席上,他读我们听,大半夜过去了,无暇安歇。

后来上大学,我读师范他学公安,我当老师他干警察,文职武业各有分工,只要有空我就跑到他所在的乡镇派出所,听他讲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案件,钦佩他强有力专业素养。那时,我觉得身边有这么一个福尔摩斯,力量陡增,安全感满满。

随着立业成家,学忠哥一家四代同堂,我们一家也是四代同堂,有他的热心殷勤,两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熟悉了解,互帮互助。自是岁月步步,光芒生香。

受儒家思想影响,山东向来注重传承忠孝传家。“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千年古训,在学忠哥身上发扬光大。

每天早晨,他会驾车到老家,亲手把早餐送至夏大娘的手中。从老夏大爷去世五六年,风雨无阻,寒暑未断。晚上一定不忘给老母亲电话问候请安。快要退休的年龄,在老母亲面前乖顺得犹如赤子。饶是如此,也有令夏大娘不满的时候。记得去年春节,学忠哥回家稍迟一点,老太太不高兴,抄起笤帚,“狠”抽一通。学忠哥说,老娘啊,使劲打,你劲儿越大,我越高兴。能打到100岁,那是我当儿子最盼的事儿了!

这几天,家里人谁都不敢告知学忠哥的事儿。老太太不糊涂啊,一天没有电话,她就嚷嚷问学忠干啥去了,一天没有送饭她就骑上她的三轮打算城里找人。母子连心,谁都清楚知晓真相对老太太的打击,谁都不晓得咋着办。

可怜白发送黑发,只有梦中诉衷肠!

他的岳父,百岁寿星。孙男娣女不一定认识,时常忘东忘西,对学忠哥,却是能听音识形。这些年学忠哥不仅悉心照顾打理老头的起居,每个周六,几乎雷打不动地带上老人外出吃顿饭,逛逛街。老头有脾气,有次聚会,他大声质问,咋没有鸡蛋,吃啥呢?学忠哥赔上笑脸,马上炒盘鸡蛋,解释说老头牙口不好,鸡蛋是必需。老头的高寿,学忠哥功不可没。

多少年了,学忠哥对待我的父母,也视为自己的老人。我和哥哥都不在老人身边,每周他一定登门与老人相聚,不仅送上柴米油盐日用补品,还要吃饭宽慰老人想不开的心事儿。老人生病住院,他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有时还睡在病房陪聊安抚。年龄大了,老人吃肉不好咀嚼,他买来肉食专门加工,压碎掺在粥里就着喝,保证了蛋白营养。关键是他不是偶一为之,每次肉粥用完,他都及时弥补到位,我都记不清他如此坚守几年了。

父母在,不远游。

这话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大家都从广泛的意义理解,学忠哥却身体力行,除非出差有任务,他很少外出。我请他到甘肃来玩一段时间,每次他都说得好好的,结果没有兑现一次。女儿几次将外出的机票订好,他都让嫂子去。出门在外,早晚要赶回来,就是为了晨昏定省,让老人有体贴入心的照顾。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孝悌是学忠哥做人处世的根本。对老人恭,对弟兄爱,对家庭富有责任感。他和嫂子相爱相敬。电话里嫂子说,本想明年等他退休后,治好留下的一身毛病,再没机会了。学忠哥养育一对儿女,儿子是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女儿是单位最年轻的一级警长。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不消说,言传身教,身正示范,两个孩子的优秀是家风熏陶影响的结果。

学忠哥一生从警,侦办破获了很多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案件。这些案件都不大,可在他心目中,能给人安全感,“这就是大事”。追思会上,来了很多他服务过的社区群众,大家述说他的热心、专业、敬业。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务,里里外外,都在言语他的善良,他的宽厚,他的好。我想起毛主席的一段话,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评价用在学忠哥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要不,送别的最后时刻,何以天空飘起细密的雨丝?

积德行善必有后福,心存善念天必佑之。

感天动地一好人,老天爷也在悼念您。

天堂安好,学忠哥!你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 者 简 介

辛刚国,山东莘县人,民盟盟员,文学博士,教授。现任陇东学院院长。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