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马明霞 | 心有常闲是清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沈立英 摄  

夏至过后,晴川骤暖,烈日炎炎,树上蝉鸣声声,人间热浪滚滚,那些被雨水浸润的日子,仿佛不曾有过。

气候依旧燥热,天气预报里的雨迟迟不肯来,这是一个心怀期待的周末,我一边看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一边等雨来。

风在天空咋咋呼呼地赶着散落的乌云,不一会,东边的天空上堆满了蘑菇似的云朵,风也有规律地吹着,很快便完成了对云的合围。时钟滴滴答答,风逐渐收缩包围圈,天空中的云层开始增厚,它们像巨大的棉花糖一样,层层叠叠,熙熙攘攘。而云层的颜色也在逐渐加深,先是浅灰,继而深灰,再而灰黑,直至浓黑,像一大块磁铁一样,重重地吸附在低低的天幕上。干渴了一个多月的万物生灵,仿佛感受到了生命最原始的悸动,一齐发出了渴求的呐喊,这种呐喊,形成了大地上最强烈的磁场。瞬间,天地间的平衡被打破,云从千米高空重重坠落,以雨的形式落入凡尘。那雨,带着无尽的愤怒和不甘,狠狠地砸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条雨鞭,“啪啪”抽打着经过的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大地宽厚,笑而不语。

雨慢慢温和起来。路过房顶,溅起了一阵如烟的薄雾,时高时低,忽稠忽稀,连绵起伏,房顶的雨水顺着管道奔腾而下,形成了一条“喧嚣”的小河。路过田野,柳树的风姿就全在轻轻浅浅的烟雾里了,迷乱着人的眼;玉米随风起伏,形成的波浪像跳着华尔兹,这是在踩着雨点的节奏;布谷在雨里的鸣叫有些低沉,但一直稳健,它们飞得快,一眨眼就到山那边了;燕子喜欢做独行侠,翅膀抖落水珠,轻轻盈盈起落,仿佛在展示着天生丽质。站在窗前,用心感受雨动静结合的生命律动,它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世界的更迭。雨滴落下,滋养大地,催生万物;雨过天晴,阳光洒落,万物生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展示了大自然无尽的魅力和生命力。

雨停了,但世界的色彩并未因此而恢复。道路、树木、建筑都沉浸在湿润的灰色调中,宛如一幅水墨画。然而,正是这种灰蒙蒙的色调,让一切都变得柔和而宁静。走出家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那是雨后大地散发出的独特芬芳,清新而醇厚。这气息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起源和自然的韵律。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世界有时会被阴霾笼罩,但生命的力量永远不会消逝。

庙沟大桥下,水滴从桥梁的缝隙处滴落,形成一个个水凼,映照着天空的乌云。孩子们欢快地踩着水花,他们的笑声是这雨后世界中最动听的旋律。一条黑白相间的漂亮宠物狗在桥下的水沟边撒着欢跳来跳去,见我路过,眼神中闪烁出热烈的喜悦,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摆,尾巴更是无法控制地摇晃,我冲它笑了一下,小家伙仿佛确认了眼神,一蹦三跳地冲过来,在我脚边蹭来蹭去,我正欲摸摸它圆溜溜毛茸茸的脑袋,突然,一声尖锐的女高音划破桥下厚重凝滞的空气,像一簇快矢穿过耳膜:“儿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看见一堵黑墙逆着光向我快速移来,我讪讪地冲她笑着:“你儿子估计认错人了”。随后,逃也似的离开。“狗!儿子!”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中国文化里为什么管儿子叫犬子了!不禁哑然失笑。

一路向南,来到茹河边。两岸的青山由原本贫血似的黄绿变为莹润饱满的墨绿,枯瘦的河流丰腴起来,河床深陷于大地之中,水面与河岸齐平,幽幽的,缓缓地,河里的水草整整齐齐地垂着,像被反复梳理过的刘海。河边的绿化带刚刚被修剪过,紫穗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立在盛大的黄昏里,与冲出云海的夕阳对望;萱草开地热烈奔放,斜阳横扫,花丛异常放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金色之中,通体明亮;一片密集的芦苇丛静静地矗立,穗状的芦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蛙声攀着芦苇的茎秆扶摇而上,响在渐渐四合的暮色里。

沿着河流往上游走,水不疾不徐,我不慌不忙。水鸟在头顶长鹤短唳,展翅低飞,似在寻找未归的亲人;炊烟在远处的山坳里袅袅升起,像是大地的呼吸,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河岸边柳树的根节沿着水汽的脉络,在黑暗中勇毅前行,于河道盘根错节的生命中争得一席之地,长成了顽强不屈的模样。河中每隔几百米,就用整齐划一的石头铺出一条连接南北两岸的人行通道,水流在石头缝隙间冲起团团浪花。走在上面,哗啦啦的水声就猛地漫过了头顶,自言自语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回去时,一阵长长的风从东边的高空猛地袭来,大地瞬间陷入巨大的、深深的黑暗之中。我回头看向西天角,刚刚挂在山头摇摇欲坠的太阳已被风推向了白昼之外,跌入山体巨大的阴影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长夜缓慢有力地推上来,地球转过身去,黑暗的水注满世界的水杯……

河里的灯、街边的灯、我心里的灯依次亮了起来,照得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诗意。我眷恋这样的时刻,宁静,轻松,心中饱满得欲要盛放,脚步轻盈得快要飞起来。如果可以,请为生活停驻,忙时有序,闲时有趣。留点时间锻炼身体、沐浴阳光,关照一粟一羹汤。愿我们心有常闲,处处得清欢!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