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夏日“夜经济”激发庆阳市消费新活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徐雅荷 胡文韬)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之时,庆阳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着它夜经济的蓬勃活力。行走在西峰城区的大街小巷,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健身……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夜间消费场景,点亮了城市的夜空,赋予了整座城市更旺盛的生命力。

夜幕降临,霓虹灯影。走进庆阳市西峰城区东城夜市,人流如织,饭菜喷香,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大肉串、烤鱿鱼、炒河粉、卤猪蹄……各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吸引着众多居民穿梭其中。

一家肉夹馍摊位大排长龙,烤得焦黄酥脆的千层饼从中间切开,夹上辣椒孜然炒肉、土豆丝、各类凉拌菜,塞得满满当当。“夏天到了,最适合逛夜市。今天我们不止吃了肉夹馍,还吃了卤猪脚、串串等很多小吃,这里的菜很新鲜,味道也好,我经常和家人过来逛逛。”市民何女士说。

据了解,东城夜市共有近60个摊位,汇集国内外特色小吃。“夜市从下午五点营业至凌晨三点,最近每天的客流量有八九千人左右。”东城夜市管理员王建锋介绍。

夜市夜食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庆阳市西峰区城管局充分收集摊贩和居民意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西峰城区内划分了9处夜市,供市民休闲娱乐。“此外,我们还优化场景供给,在西峰城区内划分了17处朝夕市场,进一步满足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庆阳市西峰区城管局特勤中队队长梁凯说。

西峰城区人防广场南侧的朝夕市场,早上是朝气满满的早市,到了傍晚,这里摇身一变,成了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息的夜市。明亮的灯光下,各种瓜果蔬菜、食品调料,样样俱全。

“有了这处市场,我每天都能在家门口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非常方便。”家住金都西苑的张女士说。

夜间经济一头连着百姓的“烟火气”,一头连着消费新业态新热点。

时下,“年轻化”已成为夜市的一个新特征。庆阳市正积极探索“商圈+市集”夜间经济模式,注重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体验感、新鲜感,过打造更具设计感、社交感的夜间潮流聚集地,进一步满足市民高品质、个性化生活需求,建立起夜市与商圈相互补充、相互引流的良性发展格局。

入夜时分,在西峰城区丽晶茂购物中心的广场上,以“万物皆可摊”为主题的集市灯光斑斓,缠一圈氛围灯,支起折叠桌椅,再挂起标新立异的摊位招牌,一家家微型店铺就张罗出来,冰粉铺子、手工编织、冷锅串串、漆扇……各类潮玩、美食层出不穷,设计感十足。

“我们一放假就来这里帮家人摆摊了,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100多元。”喻志权和喻英杰是这个潮流商圈中年纪最小的摊主。在集市上,像他们这样的年轻摊主特别多,小吃、特色手工及潮流饰品是主要的售卖品,给夜市带来了更新颖、更灵活的设计创意,吸引着消费者主动“尝鲜”。

从传统夜市、地摊到新型商圈,夜经济快速升温,庆阳市民热爱并享受丰富的夜生活,与此同时,露营经济、烧烤营地等夜间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也绽放出活力。

位于西峰城区石油西路的一家烧烤营地,最近特别火爆,这里集户外烧烤、露天音乐会为一体,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夏夜,褪去了白昼里炽阳烘烤的炙热,步入营地,错落有致的帐篷搭建在草地间,霓虹灯流光溢彩,彩绘和涂鸦是恰到好处的点缀,一个烤炉、几篮食材,烤制时缭绕的烟雾、乐队奏响的悠扬乐曲、亲朋好友的欢笑,交织着飘散在星空。

“假期带孩子来这里,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吃着烧烤美食,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类似的烧烤营地在庆阳还有很多,我也去过不少,每家都有特色。”市民王建丽抱着自己8岁的女儿笑着说。

有人享受夜市夜游的休闲放松,也有人追求“夜运动”的愉悦。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夜晚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黄金时间。

在空地上来一场经常刺激的羽毛球比赛,到环湖路上酣畅淋漓地跑上几圈,去篮球场与朋友畅快地打一场球……在庆阳市城南绿地公园、市体育馆等地,记者发现,夜间前来健身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体育消费成了新时尚,并带动了“夜经济”的其他消费。

城南绿地公园里,餐饮、服饰、儿童玩乐等点位应运而生。“这里到晚上特别热闹,大人带着孩子过来休闲娱乐,我们一般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会收摊。”一位从事餐饮的摊主说。

丰富的夜间消费业态,在商圈、街区、公园、广场遍地开花,成为庆阳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