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正宁
正宁县西坡镇用活用好“衔接”资金 推动村强民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以来,西坡镇坚持因地制宜,用活用好资金,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庭院经济、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等方式,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西坡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就是西坡镇利用衔接资金投入建设的村集体项目之一。走进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地排列,一簇簇肥厚鲜嫩的黑木耳在阳光的映射下生机盎然,工人们正穿梭于菌垄之间采摘、分拣、晾晒成熟的木耳。

正宁县西坡镇西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建荣说:“这段时间,我们采摘的木耳为头茬,目前采摘干木耳500多斤,刚采摘的鲜木耳700多斤,这两天已零散销售干木耳100多斤。目前,我们已经设计了专门的包装,并联系客商进行收购。”

西坡镇采取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经营、规模化种植的方式,发展种植黑木耳,着力把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小木耳”变身致富“大产业”,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能量棒”。

“我们的木耳基地总投资15万元,占地约10亩,栽植菌棒3.5万个,每棒可生长3到4茬,预计干木耳产量可达到5000斤,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纯收入在4万元左右。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目前带动本村15名群众务工增收,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赵建荣说。

“这个木耳养殖基地建成后,我们就不用外出务工了,可以在家门口挣钱,这样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自己的收入。”西坡村一组群众孙雪艳说。

在西坡镇韩坳村余家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养殖户们正在宰杀、封装、配送刚宰杀的肉鸡,为预订客户能尽快吃上散养的新鲜土鸡而紧张忙碌着。

“今年,我们积极争取到2024年项目资金,为韩坳村余家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饲养意愿的16户群众免费投放鸡苗合计800羽。”韩坳村支部书记刘海儒说道。

“镇上给我投了50只鸡,平时给鸡吃些玉米料和青草,喂了2个多月,目前卖了20只,收入了2000多元”。韩坳村村民余巧霞说。

“鸡苗投放以来,我们及时提供养殖技术指导,鸡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在到出栏时间了,我们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帮助群众销售土鸡,有力保障了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目前已销售90余只,销售额近万元。” 刘海儒说。

在韩坳村余家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蔬菜大棚里,50多岁的张岁红正在为客户采摘辣椒、黄瓜等蔬菜。“老伴常年有病,需要照顾,再加上我年龄大了,外出务工难,村上给我投建的这个蔬菜大棚,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增加了家庭收入。” 张岁红说。

与张岁红一起经营蔬菜大棚的8户村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妇女。“大棚里轮茬种植各种蔬菜,让留守的群众在家门口有了自己的产业,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刘海儒说。

特色产业“枝繁叶茂”,源于“资金活水”持续润泽。近年来,西坡镇立足资源禀赋,将有限资金重点用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真金白银的“滴灌”,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如今,多元化的乡村特色产业正以燎原之势,全面点燃正宁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尤小龙 唐小娟)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