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沃野产业兴 文旅融合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坚持羊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获评全国羊肉“课代表”、环州故城兴起的“环县旅游热”持续火爆……

今年以来,环县依托传统羊业大县资源优势,以肉羊产业为主导,推动“羊+”产业高效发展,深入挖掘文旅内涵潜量,全县羊业规模效应凸显、产业链条持续健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环县在产业“特色路”上,唱响了“富民曲”。

养好一只羊

盛夏时节,群山怀抱中的环县村庄静谧而青绿。走进曲子镇西沟村村民赵彩莲的家,庄前菜园绿意盎然,标准化羊厂干净整洁,饲草棚内草料充足,一只只白色湖羊饱食后卧地休憩……

在标准化养殖以前,赵彩莲家是典型的散养式养羊,羊只数量少时只有三五只,多时不到二十只。后来,在村委会的号召下,赵彩莲家加入了村里建办的养殖合作社,修建了可容纳200只羊的标准化养殖棚圈,建了标准化草棚,由村集体办的饲料厂统一供料,开启了科学养羊之路。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赵彩莲家的标准化养殖棚圈。

“现在圈里有大羊47只,小羊39只,每年出栏羊只100多只,刨去饲草等成本,每年能净赚5万多元……”赵彩莲说,村上还提供技术、指导种植紫花苜蓿、帮助销售羊只,她家依靠养羊,日子越来越好了。

“如今,西沟村的675户村民全部加入了草产业合作社,351户养殖户全部按就近原则加入7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业关联。”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说,截至2023年底,西沟村羊只饲养量达到了7万只,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其中来自于草、羊产业收入16100元。

“环县有耕地389.64万亩,常年稳定种植玉米、高粱、豆类等秸秆作物200万亩以上,有天然牧草地760万亩,紫花苜蓿留存面积100万亩,草场内生长有地椒、麻黄等中草药及各类杂草100余种,牧草资源丰富,发展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环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顾耀文说,环县8万余农户中有4万多户养羊,2023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了369万余只,肉羊产业产值达60亿元,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8000元。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绿色标准化饲草料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装车草料。

环县将坚定不移走草羊产业富民之路,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县羊只饲养量突破500万只,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环县羊产业进入全国羊业十强县,实现“羊业兴、百姓富,就业稳、人心顺,生态优、农村美”的“中国羊谷·善美环州”。

壮大一条链

在环县环州故城,有一口直径3.3米大锅,一次可以烹煮66只羔羊,同时能供2000人食用。每到一个节气,这里都会举行范仲淹入城、开锅仪式。

“环江悠悠,江岸皆山,山后肥羊遍地;宋塔巍巍,塔下有城,城内羊肉飘香。……环县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可蒸可烤,可炖可炒,凡十八吃,皆赏心悦目,鲜美爽口。……”随着开锅词结束,香气四溢的大件羊肉随着升腾的蒸汽,便进入食客的餐盘。 

▲游客品尝环州故城大锅羊肉。

“第一次吃到大锅羊肉,很过瘾,味道真不错。”旅游博主乐小牛说。

近年来,环县坚持好羊出好品,推动“羊+”产业高效发展,推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羊产业的附加值,破除低价值、同质化瓶颈,实现差异化、增值化发展,促进形成“一主多副”富民产业格局。

坚持把引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基础性工作,环县出台“良种繁育、订单交售”等一系列奖补政策,引培壮大中盛、伟赫、庆环3家龙头企业,培育羊羔肉集团、牧康牧业、民顺牧业、陇塬三羊牧业等11家本土企业。

支持中盛公司扩能上产,开发“中盛环有”系列产品85种,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培育庆阳华牧、味初农牧、环乡人等企业建成13万只肉羊分割加工车间,毛井30万只屠宰场已启动实施。成立甘肃盛飞豪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千万羊肉串生产线,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最长羊肉串(256米)”。

全县实施万吨羊肉预制菜精深加工项目,开发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预制菜品20多种,在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河南省驻马店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知名展销会上口碑良好。

建成伟赫乳业18万吨乳制品加工厂,对接国际生产线标准,研发“甘慕”羊乳产品20多种,生产原奶及乳制品6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产品远销北京、深圳、西安等地,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列为国货出海优选品牌。

▲环县大件羊肉。

积极参与“沙特2030愿景”规划,主动对接积石山县,实施种羊调引计划。同时瞄准新疆丰富的牧草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实施“百人万羊”进疆工程(100名技术人员、10万只优质种羊),与甘南临潭县签订万只湖羊种羊引进协议,联合开拓市场,逐步实现环县羊肉种羊卖向全国、人才技术输出全国。

托举融合一张网

“…… 啊!说是王红,见得王红把咒发,苏云妆才把心放下,你今投周心无假,收你御儿于殿下。”一块表演幕布,一束灯光;口中翻转说唱、手里弹弦拉弓、脚下踩鼓打点,在环州故城环县道情皮影馆,环县道情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许明堂、张治文通过幕布上光影交错的皮影,倾情演绎皮影戏《招安》,游客看得如痴如醉。

截至今年5月5日,环州故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1.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仅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4.85万人次。

▲环州故城环县道情皮影馆,许明堂和张治文表演道情皮影戏。

今年以来,环县全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环州故城平台作用,持续扮靓“古色环州”“民俗环县”“中国羊谷”招牌,深入挖掘秦代长城、宋代砖塔、明代古城等历史文化元素,讲好范仲淹御边抗夏等历史故事,编排互动穿越主题演出,举办“非遗进景区”等各项特色活动,把环州故城建成集宋城穿越体验、非遗保护传承、民俗休闲娱乐、特色美食品鉴、三产融合发展、观光康养度假“六城合一”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县抢抓环州故城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景点之一这一重要机遇,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争取将山城堡战役旧址打造进入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将东老爷山、庄子峁生态农庄、毛井大草原等景区打造为全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景点,积极构建周边区域旅游联合体,融入陕甘宁大旅游圈。

作为庆阳市唯一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环县进一步完善东老爷山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毛井、小南沟杨胡套子大草原,庄子峁生态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申报环城镇红星村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截至目前,全县旅游人数达到140.61万人,游客旅游花费6.26亿元。

▲外地网络达人、媒体记者体验环县皮影制作技艺。

环县将加快山城堡战役旧址综合利用项目进度,打造以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品牌,积极融入陕甘宁红色旅游线路。充分整合资源,打造以“环州故城、山城堡、东老爷山”三大必游景区为支撑点的红色研学游、民俗文化游、生态观光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周边游的同时,积极融入西安、银川大旅游圈。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