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边桃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当前,庆阳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承载地,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之一,肩负着重要使命,承载着美好期望,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应当把庆阳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下去思考、去布局,要对产业发展方向做出前瞻性预判,树牢“不进是退、进得慢也是退”的紧迫意识,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布局未来产业,塑造新的发展优势。
发展人工智能,竞跑未来赛道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高频部署人工智能产业,参与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实施人工智能AI+专项行动,近期又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推动AI赋能产业焕新,这一系列高频动作标志着“国家队”全面入场人工智能产业。市政府国资委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支持市属企业通过央地合作平台,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联合体。一是以AI巩固优势赛道。依托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围绕油煤气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节能降碳技术,大力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着力提高传统产业的“含金量”“含绿量”。二是以AI赋能新兴赛道。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石,充分发挥“东数西算”算力券撬动作用,加快建设P级智算中心,打造十E级规模算力枢纽中心,夯实“中国算力网”庆阳节点,形成面向全国的智算保障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三是以AI激活未来赛道。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东数西渲”“东数西用”等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管、数字乡村、智慧生态治理等应用场景,真正擦亮“智慧庆阳”城市名片。
立足国企职能,布局未来产业
国资国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立足主责主业和核心功能,围绕“四千四百”八大产业链,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深入实施产值倍增计划,确保经营业绩2024年突破50亿元、2025年突破100亿元、2026年突破200亿元,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一是以资本赋能未来。实施平台类公司整合重组,打造2家资产规模50亿元以上、信用评级达到AA+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借鉴江苏等地经验,组建产业基金集群,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孵化提供“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鼓励支持市属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技术交易等方式,参与共建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增强技术、专利和品牌竞争力。二是以合作赢得未来。瞄准国务院国资委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支持市属企业与97家央企、头部企业对接,深化股权合作、供应链合作和项目合作,争取落地一批人工智能、智算中心、新型储能、数字科技、生物医药等生态主导型和产业链主型企业,力争今年央地合作签约金额达到570亿元以上,对接数字经济企业200家、签订协议金额20亿元以上。三是以产业开创未来。大力培育化工新材料、天然气精深加工、氦气储备等产业,发展无人机制造推广、大数据作业及驾驶培训等低空经济,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围绕大数据、大模型、机器人应用、氢能汽车、工业互联网、元宇宙工厂、AI文旅、区块链商业、数字信息消费等方面打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催生更多的未来产业,着力将“链条的加法”转化为“生态的乘法”。
盘活数据资源,做大数据资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数据已经成为重要资产和战略资源。今年1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在开展数据资产转让、作价出资、收购等活动时,应参考评估或估值结果进行定价”,这就确认数据资产可以作价出资入股。经梳理,我市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开展数据资产评估、入表工作。对国有企业持有的数据资源开展数据盘点、数据治理、资产评估和数据入表,增加企业的资产规模,优化改善资产负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国企的资本运作能力。第二步,搭建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成立本地数据运营公司,在上游负责归集数据;在中游开展数据资产评估、数据产品交易;在下游开发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培育数商合作伙伴。第三步,培育发展数据要素产业。依托地方数据要素市场,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园区、数据经济产业园区,促进本地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下一步,市政府国资委将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开展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工作,联合银行、基金、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等,探索数据资产质押、数据资产凭证等融资服务,引入和培育一批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服务创新型企业,合力打造数字经济综合服务产业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