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美好教育·发现最美校长】田风翀:让村里娃“上好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田风翀正在给学生上课。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慕玉娟 王华)他是学生眼中亦师亦友的好老师,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是同事眼中爱生如子的好榜样,生活中的好朋友;他是乡亲眼中踏实办学的好校长,值得信任的贴心人,他就是镇原县城关镇路沟小学校长田风翀。坚守乡村教育工作18年,他用不懈努力改变办学环境,用无私付出诠释教育初心。

坚守课堂育桃李

“哇,小鱼生宝宝了!”在一年级的自然课堂上,七八个孩子仔细观察之后,有了惊喜的发现。直径20厘米的鱼缸里养着4条三四厘米长的孔雀鱼,孩子们一边听着田老师的讲解,一边围着鱼缸仔细观察。这次他们竟然发现,里面多出了4条细细小小的“新生命”。

在路沟小学一年级的自然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观察小鱼。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路沟小学的自然课堂丰富多彩,这都得益于校长田风翀的用心付出。他自费给孩子们购买了桑叶和“蚕宝宝”,让孩子们带回家饲养、观察,他说:“课本上有,但是我们这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养蚕,学生们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培养耐心和毅力,让他们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

田风翀正在给学生上劳动教育课。

养鱼、养蚕、种草莓……这些立足实际、富有特色的实践课程,既让校园充满活力,也对孩子更具吸引力。盛夏时节,在田风翀带领师生开辟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向日葵、甜瓜、桃子、李子等作物长势喜人,硕果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毛豆地里正在开展一场拔草比赛,孩子们对毛豆苗和杂草能够熟练区分,欢快地劳动着。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师生们在观察中明白事物发展规律,在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收获中感受喜悦,懂得珍惜与感恩。热爱劳动的孩子告诉记者:“劳动课让我感觉到了劳动其实并不辛苦,而是一种很有成就的过程。”

路沟小学学生正在国旗下读书。

路沟小学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一共7个班,10位老师,78名学生。从任职校长开始,田风翀就下定决心提升教学水平,推动学校赶上先进学校。虽然身为校长,田风翀还带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和校本课程书法课。他始终坚守课堂,潜心钻研,善于创新,每天坚持与学生们一起晨跑、学习、娱乐;同老师们一起备课、研讨、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正是这份坚持和坚守,路沟小学扭转了长期以来教师队伍凝聚力不强、学生养成习惯较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落后局面。路沟小学教导主任杨钰杰说:“田校长来了以后,我们学校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全镇靠后,现在都排在前三名,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名。”

在田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百宝柜”。打开这个柜子,里面有各种的学习用品、零食和一些小玩具,还有一个奖牌盒,盒子里面是田老师手工制作的“专用奖牌”,每张奖牌上有奖励规则和一句励志的话。“根据不同的表现奖励1-10个不等的奖牌,学生把奖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

亲其师,信其道。田风翀已经不记得自己给孩子购买了多少物品,但是收到孩子们一张小小的卡片,一个萌萌的“好老师证”,他都珍藏在柜子里,“收到孩子们的这些心意我很开心,也感觉到压力,以后要做得更好。”

用心办学显真情

临近学期末,路沟小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村上为他们送来了一面题有“为学子茁壮奠基石,为祖国未来育英才”的锦旗。路沟村党支部书记徐宏沛说,事先他们没有给学校说,想给老师们一个惊喜,“路沟小学作为全镇相对偏远的小学之一,立地条件较差。田校长和各位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特别是田校长,把学校当家一样经营,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受到了全村村民的一致认可和拥戴。近年来村里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也都离不开学校为学生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很是感激。”

路沟村工作人员给路沟小学赠送锦旗。

自2020年8月担任路沟小学校长以来,情系乡村教育的田风翀尽己所能,一心改善办学条件。他多方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硬化了学校门前的道路,让师生告别了雨天两脚泥的困境;硬化操场900平方米,“靠天”上体育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拆除危房,修建了标准化学生食堂……如今的路沟小学焕然一新,校园干净整洁,绿树红花环绕,教室宽敞明亮,操场上运动器材种类丰富。

看着学校面貌一天天改善,田风翀仍感责任重大,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让村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阳光自信,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面对诸多实际困难,田风翀总是乐观面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引领“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学校发展。开展劳动教育,乡村学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就利用荒地,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他亲自选编印制《国学经典读本》,带领学生每天诵读;书法课,他通过学习教给学生,还邀请本地书法家走进校园上公益课……师资力量薄弱,田风翀邀请动员自己熟悉的专业老师,义务为孩子们上课、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社团活动,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县、学区各种奖励10余次,多名教师被评为镇、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路沟小学学生正在上写字课。

“学校7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照顾,父母外出务工,大概10%的孩子是单亲家庭。”说起学生,田校长几乎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他的家访记录本上有文字记录,有照片,记录着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状况。家访过程中,他与家长交流学校发展和孩子成长的点滴,有时还给为他们讲解一些农业知识、家畜疾病防治知识,跟家长做朋友,“这学期我家访了30家,下学期我要把每个孩子家都走一遍。”

用心的付出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健康向上地成长,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五年级学生贺雪彤说:“在田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现在有了各种活动设备。他平时上课幽默风趣,能够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入户家访,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我们都很喜欢田老师。”学生家长贺建国说:“田校长时时处处想着学生,既教书又育人,千方百计为学生办实事,确实使家长深受感动。”

以德育人传大爱

“百行以德为首”。“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田风翀坚信“教育是用灵魂感染灵魂、用人格塑造人格”,他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影响着师生,用爱心和温暖传递人间真情,彰显着社会担当。

田风翀正在给学生搬饮用水。

在路沟小学的每个班的教室里,都有一台饮水机,这是田风翀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捐助的,而他则长期自费为孩子们购买拉送饮用水。他个人捐赠图书160余本,为每个班建立了爱心图书角。购买足球、球拍、学习用品等奖励进步和优秀学生的奖品不计其数……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每年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瓜瓜会”。近五年来,田风翀个人出资购买西瓜、糖果、蛋糕等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和学习用品,每年都组织全校师生一起欢度节日。提起田老师为他们做的这些“小事”,学校师生数不胜数。

自参加工作以来,田风翀坚持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课外书籍和生活用品。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个人社交平台,他发得最多的内容就是学校的动态,呼吁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注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在他的倡导呼吁下,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赠课桌椅、书包文具、书籍、饮水机、运动器材、学习用品等。书法、美术、音乐等方面的专家经常进校园开展公益授课,捐赠书画作品,营造出关心教育、助力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田风翀正在写教案。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田风翀在日积月累中成为孩子人生的引路人,用一言一行教会学生感恩,回报社会。已经在华西学院工作的李玲玲至今仍跟他的初中老师田风翀保持着联系,“印象最深的是田老师经常深夜陪同生病的同学往返医院,还为班里每个同学准备了感冒药,夏季为我们准备藿香正气,节假日给我们准备礼物,我们就是那邻家小孩,田老师专门为我们准备的仪式感和惊喜,这样的小事很多很多……田老师非常热心地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崇拜,他的赤子之心更是让我敬佩,田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永远是我的榜样!”

真心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敬爱和社会的认可,对田风翀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以后我要继续在教学方面竭尽全力,潜心教书育人,多关注家长的诉求和孩子的成长需求,继续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把我们学校建设成‘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的美意校园,让学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成为老师向往和留恋的家园。”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