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张仲永 | 瓜果飘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飞 摄 

趁着放暑假,我决定回乡下老家住些日子。

高铁高速像两条飘带,从董志塬上优雅地飘进了山里,环江傍着高铁和高速,在川道和山沟里欢腾,江水和我一样,心情永远是激动喜悦的。

2020年以前,没有通高铁和高速的时候,每一次出门或者回家,总觉得出门的路是漫长的,从环县到西峰、到兰州,坐一趟车有时候需要从早晨等到下午,从头一天等到第二天,即便这样,班车票仍然相当紧张。发洪水、下大雪的时候,更得遥遥无期地等下去。没有那些地老天荒等班车,抓心挠肺漫长等待的经历,你无法感知今天环县人出行的便捷。当我用手机写下这段文字时,老家环县到了。

走进环县西北大山,一座座风电塔矗立山头,蓝天上艳阳高悬,一片云拌着一群羊儿在山间悠闲。轻风挽着白云飘过头顶,暑气已消退了大半。

老家山顶上、山腰里、川道里,庄稼长势喜人,玉米、糜子是泼墨蘸绿的绿,弟弟说老家最近下了好几场雨。环县是十年九旱的地方,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是国家实施引黄入环,修建了甜水镇、张南湾、环城等大型水库,才彻底解决了全县几十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但受地理环境制约,旱作农业的局面基本没有改变。

晚上住在老家凉爽安静的窑洞里,头刚挨上枕头,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浑身疲劳早已被窑洞吸纳得干干净净。

朝阳从东山喷薄而出,山川云蒸霞蔚。门前老树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开完会,便八个一群、十个一伙消失在晴空里。咩咩的羊叫,鸡鸣犬吠声,百灵、杜鹃、山鸡啼鸣,还有草丛里吟唱过昨夜月光的蟋蟀,又开始唱了起来,村子里热闹开了。

正是本地西瓜、香瓜、李子和红梅杏上市时节,瓜农果农载着整车整筐的瓜果,在集市上叫卖,电喇叭喊着:“本地李子三斤十元钱,沙地西瓜一斤一块钱,甜的很,香的很!”瓜香果香,沁人心脾。

被称作“忘忧草”的黄花,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七月里正是采摘的时候,早晨,机关单位还没有上班,妻弟已把一袋袋黄花晾晒到了院坪里。

弟弟是养羊专业户,一大早就起身清理羊舍,检查羊只情况,给羊添草饮水,弟媳忙着给刚出生的小羊羔喂奶。弟弟说:“去年政府投资建了草棚,今年还免费供应了优质种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给的,咱要知道感恩哩!”弟弟家还养着十五六箱蜜蜂,蜜蜂嗡嗡,酿造着甜蜜的生活。

另一个弟弟学连,他家的红梅杏丰收了,满园黄里透红的杏子,香甜诱人,弟媳正为无力采摘犯愁呢,学连问媳妇愁啥嘛?他约来当地的一个知名网红,以每斤2元钱将杏子打包给网红,由网红现场直播销售,不消一天工夫,就将一园杏子销售一空。

听说战友老白从洛阳回老家来了,我去看老白。老白家是一个叫南坬(Wa)的村子。与环县演武乡梁山一河之隔的南坬,旱情严重,满地的玉米才二尺多高,荞麦秆上挑着两片小绿叶,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庄稼歉收,农民的生活就成了大事。无巧不成书,我到南坬的时候,带着水蒸气的南风跟着刮来了,车子在老白家院子里刚停稳,密集的雨点就洒了下来。老白开心地说:“真是贵人,刚进门就把雨带来了!”我说:“可不敢这么说,这是自然气候变化的力量。”

我是在大雨之后离开南坬的,老白打着雨伞把我送过了山头,走出好远,我看见老白还站在原地望着我。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接连又下了两天大雨,大地蓄满了水分,每一根草木都显得格外精神,庄稼的腰杆挺得更直了,玉米的叶子都像一面面镜子,反射出来的绿光透着蓬勃的力量。

阳光照在大地上,花香果香与青草的味道绞合在一起,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入夜,植物在夜色里安静地生长,豆角花在融融月光下散发着悠悠的芬芳,玉米的骨节“咯叭”作响。

作者简介

张仲永,笔名仲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甘肃分会主席,环县作协理事。散文集《逐光而行》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散文《那匹马儿》获2023年度全国散文二等奖。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