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环县以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今年以来,环县依托传统羊业大县资源优势,以肉羊产业为主导,推动“羊+”产业高效发展,深入挖掘文旅内涵,全县羊业规模效应凸显、产业链条持续健全、农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在“特色路”上唱响“富民曲”。

养好“一只羊”

夏季,群山环抱中的环县乡村静谧而青绿。走进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赵彩莲家,菜园绿意盎然,标准化羊厂干净整洁,饲草棚内草料充足,湖羊饱食后卧地休憩……

在标准化养殖以前,赵彩莲家是典型的散养式养羊,羊只数量少时只有三五只,多时不到20只。后来,在村委会的号召下,赵彩莲家加入了村里建办的养殖合作社,修建了可容纳200只羊的标准化养殖棚圈,还建了标准化草棚,由村集体建办的饲料厂统一供料,开启了标准化养羊之路。

“现在存栏大羊47只、小羊39只,每年出栏100多只,除去成本,每年能净赚5万多元。”赵彩莲说,村上还提供养羊技术和种植紫花苜蓿技术指导,帮助销售,她家依靠养羊,日子越来越好了。

“如今,西沟村的675户村民全部加入了草产业合作社,351户养殖户全部按就近原则加入7个养殖合作社,实现了产业关联。”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说,截至2023年底,西沟村羊只饲养量达7万只,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其中来自草羊产业收入16100元。

“环县有耕地389.64万亩,常年稳定种植玉米、高粱、豆类等秸秆作物200万亩以上,有天然牧草地760万亩,紫花苜蓿留存面积100万亩,草场内生长有地椒、麻黄等中草药及各类杂草100余种,牧草资源丰富,发展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环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顾耀文介绍,环县8万多户农户中有4万多户养羊,2023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了369万余只,肉羊产业产值达60亿元,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8000元。

壮大“一条链”

在环县环州故城景区,有一口直径3.3米的大锅,一次可以烹煮66只羔羊,能同时供2000人食用。每逢重要日子,这里都会举行开锅仪式。

“环江悠悠,江岸皆山,山后肥羊遍地;宋塔巍巍,塔下有城,城内羊肉飘香……”随着开锅词结束,香气四溢的大件羊肉伴着升腾的蒸汽,进入食客的餐盘。

“第一次吃到大锅羊肉,很过瘾,味道真不错。”旅游博主乐小牛说。

近年来,环县坚持“好羊出好品”,推动“羊+”产业高效发展,推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羊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形成“一主多副”富民产业格局。

坚持把引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出台良种繁育、订单交售等一系列奖补政策,引培壮大中盛、伟赫、庆环3家龙头企业,培育羊羔肉集团、牧康牧业、民顺牧业、陇塬三羊牧业等11家本土企业。

支持中盛公司扩能上产,开发“中盛环有”系列产品85种,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培育庆阳华牧、味初农牧、环乡人等企业,建成13万只肉羊分割加工车间,毛井30万只肉羊屠宰场已启动实施。成立甘肃盛飞豪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千万羊肉串生产线,“最长羊肉串”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开发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菜品20多种,在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知名展销会上口碑良好。

建成伟赫乳业18万吨乳制品加工厂,对接国际生产线标准,研发“甘慕”羊乳产品20多种,生产原奶及乳制品6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产品远销北京、深圳、西安等地,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列为国货出海优选品牌。

积极参与“沙特2030愿景”规划,主动对接临夏州积石山县,实施种羊调引计划。同时瞄准新疆丰富的牧草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实施100名技术人员、10万只优质种羊的“百人万羊”进疆工程,与甘南州临潭县签订万只湖羊种羊引进协议,联合开拓市场,逐步实现环县肉羊种羊卖向全国、人才技术输出全国。

融合“一张网”

一块幕布、一束灯光,口中翻转说唱、手里弹弦拉弓、脚下踩鼓打点,在环州故城环县道情皮影馆,环县道情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许明堂、张治文通过幕布上光影交错的皮影,倾情演绎皮影戏《招安》,游客看得如痴如醉。

今年以来,环县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环州故城平台作用,持续扮靓“古色环州”“民俗环县”“中国羊谷”招牌,深入挖掘秦代长城、宋代砖塔、明代古城等历史文化元素,讲好范仲淹御边抗夏等历史故事,编排互动穿越主题演出,举办“非遗进景区”等各项特色活动,把环州故城建成集宋城穿越体验、非遗保护传承、民俗休闲娱乐、特色美食品鉴、三产融合发展、观光康养度假“六城合一”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环县抢抓环州故城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景点之一重要机遇,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争取将山城堡战役旧址打造成全国精品旅游线路景点,将东老爷山、庄子峁生态农庄、毛井大草原等景区打造为全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景点,积极构建周边区域旅游联合体,融入陕甘宁大旅游圈。

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环县进一步完善东老爷山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毛井、小南沟杨胡套子大草原、庄子峁生态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申报环城镇红星村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截至目前,全县旅游人数达到140.61万人,游客旅游花费6.26亿元。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