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庆阳环县葵花种植成农民增收“向阳”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 通讯员 王玉琴 郭海霞 )“万亩葵花映日黄,乡村田野散芬芳。”眼下,庆阳环县葵花即将迎来丰收期,一望无际的“向阳”花盘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将田野装扮得如诗如画,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8月5日,记者走进耿湾乡早流渠村,老远便闻到葵花清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只见大片的向日葵层层叠叠,硕大的花盘追逐着太阳,宛若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清风拂过,在路的两侧延绵铺开,将这片土地渲染得如梦如幻。“往年我们是小片种植,种子品质不佳,加上没有技术,效益不是很好。今年我们村种植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聘请内蒙古专家前来指导培训,外引高杆葵花品种‘336’,而且是订单式种植,不愁销路。”记者刚走进基地,村民孙应江就“炫耀”起了他的“钱袋子”。

而63岁的孙应旭也正在田里为向日葵打斜枝,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上洋溢着笑容,与盛放的向日葵花盘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我种了十几亩葵花,今年雨水充沛,葵花长势非常喜人,预计每亩收入2000元以上。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积极性,对于种植业,尤其在科技方面,我们还是提高了一定的认识 。”据耿湾乡早流渠村副主任耿向平介绍,今年早流渠村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规模种植葵花500亩,目前葵花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亩产400斤,收入近百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如今,“小葵花”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富农产业。在毛井镇乔崾岘村2200亩葵花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笔直的枝干上,一棵棵向日葵形似“金盘子”,沉甸甸的花盘将枝干压弯了腰,成为乡村田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毛井镇地势平坦,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为葵花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目前葵花长势良好,再有20多天就能成熟采收,预计每亩产量300斤。”种植大户姜艳平告诉记者,葵花耐寒喜温,适应性强,种植过程中,除了打三四次农药,平时需随时到地边观察生长情况,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营养补充等,葵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籽油、葵花籽等产品市场需求广阔。

乔崾岘村村支书高生满介绍,今年村上通过整合土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江平种养殖合作社,按照每亩地300元标准,在乔崾岘村流转了80户农户的2200亩土地,种植“风云35号”葵花,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地区,市场价每斤5元,预计总收入约33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提供了务工机会,群众每年不仅有每亩300元的租金收入,在家门口就近务工,每天也能收入近200元。”

毛井镇副书记李存金说:“今年,毛井镇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运用现代化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第一年引进示范、第二年带动种植的发展模式,助力群众实现多元化增收”。近年来,环县因地制宜,依托专业合作社,葵花、中药材、大棚蔬菜 、黄花菜、食用菌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经济作物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特色产品坚持高品质定位,打响了众多特色传统农产品品牌,从而带动了全县特色种植业的长足发展。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