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市:焕发黄河文化新活力 引领文旅产业新飞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奋力书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辉煌庆阳新篇章。

加强资源保护,在传承延续庆阳历史文脉上成效显著。大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制定出台《加强南佐遗址石家及遇村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编纂完成包含文物遗址、民俗非遗、名人贤达、红色文化、文学艺术、学术典籍等内容的《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完成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公示公布,全面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组建普查队伍8支,强力推进南佐遗址考古大棚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90%,安防工程已通过省文物局批准。南佐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库。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南梁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府旧址保护利用项目完成工程总量70%,山城堡战役旧址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建设。

弘扬革命红色文化,在增强老区发展精神动力上彰显活力。积极推进“三百”工程,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快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全省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南梁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府旧址保护利用项目入列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竞争性项目。保护利用革命旧址35处,挖掘整理党在庆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英雄人物、革命文物故事70多个,创建现场体验教学基地30余处,设计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4条。加大红色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创排红色奇幻儿童剧《旋风少年》、情景剧《范仲淹出巡》《边塞情怀》,新创作戏曲《锦绣庆阳展新姿》、歌曲《你的方向》《千年庆阳》等文艺作品19个;完成现代秦腔剧《赵邦清》、实景舞台剧《播火宁州》剧本创作。舞蹈《国风·豳兮》荣获第四届甘肃舞蹈“飞天奖”、秦腔《豆腐引子》荣获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优秀剧目奖”《南梁忠骨》获评“优秀展演剧目”。

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上加速推进。持续推进景区建设,实施翟池景区、子午花溪谷景区提质扩容项目,庆州记忆·文化苑、庆州古城文化大集、蓝波湾欢乐世界等一批景区建设项目。以创促建,着力推进A级旅游景区建设,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西峰区东湖公园、李岭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杨湖套子草原等景区对照3A级景区创建标准,不断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丰富业态产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红色研学、美丽乡村、生态康养、寻根访祖、非遗体验等5条旅游精品线路。引领全市旅游市场快速恢复,环县环州故城景区演艺美食、合水子午花溪谷景区花海度假、西峰龙栖谷景区露营度假等旅游品牌深受市场欢迎,庆城周祖陵、西峰桃隐庄园、青滕农业、李岭生态旅游区等一批高质量研学基地应运而生,全市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加强文化交流,在扩大庆阳文化旅游知名度上持续发力。成功举办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节会期间,现场观众达81.63万人次,实现总销售额5188.54万元,累计吸引市内外游客29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8亿元。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市共签约46个项目,签约总金额99.02亿元。多维度展示品牌形象,成功承办2024年甘肃康养旅游资源对接大会,全面推广子午生态体旅康养游、铭记初心红色康养游、黄土风情民俗康养游3条康养旅游线路、地方特色美食和优质土特产品。全面启动“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文旅百城推介行动,举办“长庆人回庆阳”暨“追寻长庆源头 重游庆阳老家”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庆阳市2023年文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颁奖典礼暨2024年启动仪式。组织开展“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2024全国百家媒体记者庆阳行、“如意甘肃 吉祥庆阳”媒体达人走进庆阳采风、跟着“我们的节日”去创作——百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走进庆阳、“对口合作 津庆同行”网络主题采访等活动,讲好庆阳故事,传播庆阳声音。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