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庆阳西峰搭乘“网络快车” 农产品飘香走四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4日电 (刘新艳 毛娜娜)庆阳市西峰区坐落在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

过去因信息不对称、流通不畅等问题,难以到达更广泛的消费者手中,导致农户收益不尽如人意。现在,西峰区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乘“网络快车”,投身到线上销售的行列中。而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助农主播的加入更是为这一转变注入了新活力。

图为助农主播推介香蕉梨。

眼下,在西峰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正值西梅、脆李、香蕉梨、火龙果等特色水果成熟采摘旺季。在各个果园里,一场场线上直播活动火热进行着,掀起了线上订购,线下采摘热潮。

在西峰区彭原镇李家寺村村民何希儒的果园里,助农主播给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着香蕉梨的独特口感和存储技巧。随着助农主播专业的解说,直播间的人气不断攀升,观众们纷纷下单购买。

“6天时间卖出700多箱,能帮老乡卖出去3500多斤。”助农主播蛮牛说,当天采摘,当天发往全国各地。

何希儒种植香蕉梨已经15年。过去,他种植的果子主要以批发零售和商贩进园收购的途径来出售,市场相对局限。“今年,我邀请助农主播进园直播,销量和收益明显提高。”何希儒说,按照目前每斤2元—2.5元的价格,今年能收入4万余元。

图为挂满枝头的西梅。

受益于“直播+助农”模式的还有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西梅种植户王凤柱。

“我们这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孕育出的西梅个大味美、甜酸可口。”助农主播梁秀权穿梭在西梅园中,给屏幕另一端的观众展示着挂满枝头、饱满诱人的西梅。“5天时间,帮农户卖出10000斤西梅。”梁秀权说。

王凤柱经营果园已经10年。前些年,每当果子成熟季节,销路就成他最发愁的事情。这两年,他和助农主播合作,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主播每天能卖出300—500单,我只负责采摘、装箱,快递上门发货,不愁销路。”王凤柱高兴地说,今年果子长势好,个大,每棵树产量500多斤,产量3万多斤,预计收入10余万元。

如今,在西峰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助农主播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凭借一部手机和一杆支架,通过生动有趣的直播画面,向观众展示着农特产品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鲜美品质。在直播中,主播们不仅详细介绍农特产品的特点和口感,还分享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种植户的辛勤付出。

“黄桃、西梅、核桃、苹果、小米、黄花菜……这些都是老乡们精心种植的,施用农家肥,味道好,品质高。”梁秀权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农户打开销路,也能吸引更多人了解庆阳、走进庆阳。

从圆润饱满、香脆多汁的西甜瓜到状如金针、营养丰富的黄花菜,从色泽鲜艳、香甜可口的庆阳苹果到颗粒饱满、黏糯清香的小杂粮……得益于直播的强大带货能力,西峰区加大对“直播+助农”模式的支持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截至目前,西峰区已经培训发展电商从业人员130余人。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