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东数西算】院士专家齐聚2024“数盾”生态大会 共同探讨数字生态系统构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士专家发言

氢赋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零碳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系统工程学家 管晓宏

庆阳是“东数西算”国家重要节点,在数算电融合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创新路径,未来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算力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还有更多的探索空间。管晓宏指出,目前我国60%以上的数据中心的算效以及资源使用的效率与智能运维相差甚远,高耗能数据中心大量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5G系统耗能是4G系统的3倍,6G系统耗能是5G系统的10倍。因此,规模化经济型零碳数据在确保新质生产力绿色特质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零碳数据中心相比传统系统,单位能源成本降低39%。近年来,我们团队规划建设了榆林零碳科创新城和零碳数据中心以及咸阳装备制造产业园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2024年建成电、热、冷联供的零碳能源系统,实现12.2万平方米零碳工业化办公园区,成为适合关中、长三角等地区气候特点的首个示范项目。

我们认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系统和通信系统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而氢赋能的供电、多能储能、转换和互补的控制优化,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将可能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

提供零碳能源,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

算电协同 建设国家算力网实验场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 于施洋

据业内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推理应用将进入爆发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算规模急剧增加,电力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算力和电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实现算力电力的双向协同意义重大。于施洋指出,推进算力与电力协同创新势在必行。算力网可以与电力网之间形成波峰波谷的双向调节,电网给算场算网供电,算网为电网供算力,算场闲置的电力也可以反向给电网输送,电力网和算力网间实现电力、算力调度“两融合”。借鉴电网的电厂与电网分离,发电、输电、用电等各环节解耦的模式,实现从电网的“厂网分离”到算网的“站网分离”的算力网未来发展方式,算力电力协同将走向算力节点与电力节点、算力市场与电力市场、算力网与电力网“三个融合”。

探索跨区域东西部协同的国家级算力网实验场建设,将以算力需求为导向,基于算力调度、算电协同等创新技术,依托国家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应用优势,探索构建东部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为起点,西部至内蒙古、甘肃、贵州、新疆等绿电资源丰富地区的国家级算力网实验场,引导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构建跨区域的算力网体系;依托东部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以丰富算力需求为导向,打造“前店后厂”模式,前店依托海上风电、垃圾焚烧发电对智算中心进行绿电直供,就近部署推理算力;后厂与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及新疆、青海等绿电资源充沛的非枢纽城市开展算力调度,用于大模型训练和渲染等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城市“新市政”。

大数据平台安全防护与监管是国家战略需要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 陈兴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明确了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新论断新要求。数据安全问题制约了数据的流动共享,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是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已形成《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体系,相关部门也开展了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了系列标准。四川大学牵头制定了《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云计算服务运行监管框架》等国家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运行监管的合规评估方法。

大数据平台具有海量数据、体系异构、技术封闭、业务多样、内部复杂、非标准化、处理性能高等特点,监管痛点体现在缺乏协议、标准和技术等方面,构建数据安全监管与治理体系重点在于治理机制以及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异构大数据平台建立监管与治理框架,研制标准及规范,以及建立安全高效的大数据风险监管平台等。川大数据安全防护与智能治理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行业数据安全防护和治理需求,研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共享、存储等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我们希望为数盾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携手网络安全企业以及数据安全监管部门一起协同攻关,构建整个大数据环境的生态安全。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