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西北》“吃货嘴替”张子艺带来的纸上盛宴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跟食物过招。
从婴儿吸食奶水,到垂老矣矣的老人喝一碗面糊糊,中间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依赖于食物,在食物中找寻美感和生活的价值。
美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锚点。
今天,我们在现实与虚拟间往来穿梭,所见不一定为实,所闻也未必非虚,在幻境中无所不能的我们,最终赖以觉醒的,无外乎是痛感,抑或,是味觉。
寻味,是未被驯服的本能。
从《舌尖上的丝绸之路》到《寻味西北》,从烈火烹油令人口舌生津的美食描绘,到深入历史迷雾,探索人性本真的味觉考古,两本书见证了作家张子艺的成长与蜕变。
“对油脂、碳水、糖的渴望,刻画在农耕文明后裔的血脉之中。”在那些节令美食的面前,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美满与富足,不单是中秋节的月饼,或者端午节的油饼卷糕,抑或是春节必备的糖油果子,这些具象化的食物被从隐秘传递的DNA里抽离出来,对糖、油脂和碳水的渴望被总结为农耕文明后裔的血脉中随时可能会被引爆的原始冲动,站在历史的深处,站在科学的角度,让人类从此与自己的食欲达成和解。
和解,是中年人的自洽。
青年时代的作者文笔犀利尖锐,从来不惮于划破现世安稳的人间烟火在字里行间之中肆意嘲讽着世俗百态,那样犀利的文字虽然更能激起读者窥探人性的欲望与批判丑恶的快感,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崭新笔端上的棱角终将与这个世界磨合,最终达成和解。
传承,是和解后的积淀。
作为河西走廊重镇凉州走出的作家,她背靠着巍峨祁连山脉,穿梭在古往今来有商旅有侠客有故事也有美酒的丝绸之路上,她笔下的烟火气也多了一份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在这大漠边际,总得有些人气、血气、勇气,总得有锋利的牙齿撕扯着羊骨,总得有英雄大碗喝着烈酒……”不说一句战士西征、不说一句边塞苦寒,而她笔下那一段羊骨、一碗烈酒之间,尽是河西走廊的汉唐气象。这不仅仅是一份手抓羊肉或是一碗美酒的乡愁,而是中华儿女骨子里汉唐气象的血脉觉醒,裹挟着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胜利的渴望,在河西走廊边陲重镇的夜市上,借着酒劲儿喷薄绽放。
不仅仅是河西走廊,敦煌遗书中关于“冷淘”“冷让”,也使得甘肃方言里的“让皮子”从土里土气变得古意盎然。夏天的热浪让意识从凉皮子游走到凉面,又飘荡到凉粉,在刀光剑影的制作过程与微妙难辨的味蕾体验之间,偶尔荡开一笔——“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这样隐藏在美食与节令之间的文化闲谈是整部书最值得细品的部分。
眷恋,是深埋基因里的情愫。
过了年少的轻狂激荡,或许不会再被深夜的一碗手擀面感动到泪如雨下,但依旧会怀念灶房里揭开那口热气腾腾锅盖的奶奶,甚至清晰记得奶奶被炉火烫过的手。眷恋,是从这些细细碎碎的记忆碎片开始追溯,沿着儿时的味蕾拾级而上,在农耕文明流传而来的食物之中纵横比对、细致考古,凭借着古籍记载的字里行间攀援向上,从基因偏好的味觉版图中溯游回旋。而后,在文献记录与家常手法的传承之间,去追寻父辈、祖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百转千回的故事,关乎生存与食物,关乎爱恋与传承的一切……
而这本书,就是作者为这片土地写下的一封情书。(作者:刘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