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王富强)开通八大枢纽节点首个“数字经济”人才专列;设立169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与兰州、西安等地的高校合作,每年培养输送各类数字经济人才4000人以上;计划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亿元的算力券,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为数字经济人才创业提供优良环境……“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工程落地两年多来,我市举全市之力抓调度、重招商、强保障、促协同,以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倒逼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市级层面定期研究部署,市政府常务会“三张清单”(需要市政府审定事项清单、提交专家咨询事项清单、督办事项清单)研究推动,市政府每月调度“东数西算”工程进度,持续抓、督落实、查效果。建立健全“政府班子成员包抓、市直部门和中省驻庆单位全员参与”的数字经济一体化招商工作机制,按月考核,激励鞭策,形成了“全员齐参与、人人抓招商”的良好局面。
建立由13名院士领衔、208名专家组成的高端智库指导把脉,组建甘肃国信东数西算研究院、数算电产业融合(庆阳)研究院,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基地。启动建设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引进钉钉首创企业鑫蜂维,打造全国首个钉钉数字人才小镇,成功跻身全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考核站点。
发放1亿元算力券,对建设或消纳算力规模达到5000P以上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算力券补贴。组建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专班,建立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一对一”“全过程”“保姆式”全要素服务,服务好项目落地“最后一米”。目前,已完成2796亩土地的报批、征收工作,全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选址和用地需求。
我市在全国八大节点率先启动实施与31个中东部城市算力“结对子”活动,庆阳-郑州-哈密和庆阳-苏州-巴州城市算力网试验场建设创新推进,与郑州、苏州、南京、广东黄浦区达成“结对子”协议,强化算力供需对接,推动建立面向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的企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