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吴小芸 | 爱莲小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王海峰 摄

每年端午前后,池里的莲花就陆续开了。

记得我刚来这个村子时,和老支书种下了一池莲花,等莲叶浮出水面的时候,我新鲜喜欢得不行,时时要去查看荷叶长了多少,荷花露头了没有。等了足足一年,到第二年端午前后,荷花才终于开了一大片,直开到十月间才逐渐衰败。今年盛夏,这池莲花再次盛放,挤挤挨挨的竟比去年开的花还要多。我也即将和它们告别。

对莲花的喜爱,最初源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几句话叫我馋念至今。莲花看来太纯粹质朴了,如高山上志存高远的隐士,或者山篱旁悠然淡泊的雅士,让人不禁仰慕且生敬畏。故而如今我得遇这池莲花,满心期盼,只等着哪个燥热的夏日能一睹它们的芳容。

莲花开的时候,我约莫是第一个知道的。

记得那天是拂晓,太阳刚刚露出大半儿,我在村民们早起忙于劳作的大嗓门中醒来,像往常一样去莲池边上散步。没想到竟看到星星点点的花苞崭露头角,当时激动得趴在池子旁边看了好大一会儿。村民们虽起得比我早,但他们既要劳作,莲花的开与不开似乎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也没有我这样的欢喜。


薄雾在逐渐升起的太阳光里缓缓散去,而袅袅炊烟也在澄澈的云层里飘远,它们像是约好了一样,让这池莲花清晰明朗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清晨的莲花似乎不堪鸟雀的啾鸣,伸着懒腰逐渐醒来,慵懒地随着晨风摆动身体,不时抖落几滴晶莹的露珠。太阳全现时,一束光落在莲花身上,它终于轻轻张开花瓣,大方展示着自己曼妙的身姿。一朵莲花开了,又一朵莲花开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似乎听到空中如烟花绽放的盛大声音,在欢喜着这一池难得一见的莲花。它们有的洁白无瑕,看起来矜娇高冷;有的粉妆玉琢,如少女般迎风吐艳,叫人挪不开眼睛。不过片刻,这一片天地暗香涌动,我轻轻嗅着,果真是莲花们特有的干净清雅的香气。它们的香气并不浓郁,盛放的姿态也并不热烈,可偏偏让人像丢了神一样,愣怔在池边。这时什么东西倏地一动,我探出身子去瞧,原来莲花池里还有一池幼鱼和青蛙,在莲叶间穿梭游动。在青蛙和鱼儿的碰撞下,莲花仍是淡淡的,只是偶尔左右摇动着,不恼也不高傲。这幅场景让我想起了“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句诗,很好地描绘出了夏日鱼戏莲花图,让人凭空生出夏日的清凉。

我直起身子远望,人们的身影仍在田间忙碌。而我突然觉得,这池莲花多像他们的孩子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人们忙于农事,小孩子们无忧无虑地长大,他们彼此相偎着构成乡村宁静美好的景象。莲花也像人们的精神守护者,它静静生长着,为人们鼓劲,为人们守望长久的幸福安宁。

那天趁黄昏未别,我又去看了一眼莲花。这时的莲池依旧清冷,但终究也是倦了,悄悄合拢了花苞。而鱼儿们也乖巧起来,不再欢蹦乱跳,生怕打扰了这美丽的仙子。夜幕渐来,月亮若隐若现,月光洒满池水,莲花们身上也浮现出淡淡的月光,越发显得清绝。旁的什么花儿在月色下总魅惑,可莲花却不,始终是这般清冷,纵使沾染了春风,沾染了月光,它也不为此失去自己的本色。莲花是人间独醒客,它不为月光而增色,也不为鱼儿的惊扰而烦躁,更不因夏日的炽热而萎缩,它只做它自己,保持自己的姿态。

《世说新语·品藻》里有句话是“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说的便是如莲花一样的人。在广袤又充满风雨的人间,无畏荆途,无惧寒山,该盛放便盛放,该静寂就静寂,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我,也不因风雨顺遂而失去自我,莲花一样的人就是如此,万物百般里只做自己。做自己太重要了,欢乐、悲伤都只为自己,可同样的,这些情绪也并不会长存体内,随风而散然后再继续淡然处世,我想这就是精神强大的意义所在。

此刻我望着莲花,突然发现它的身旁落满了星星,抬起头才发现已是深夜了,而我丝毫未注意到夏雨都渐渐来了。后来结束了驻村的日子,我忙于工作未再回去赏莲,可我不再期待也不为此遗憾了,因为我早把这一池莲影亭亭深记在心了。

作者简介

吴小芸,甘肃宁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文学院签约作家。文学作品多次在《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报》《甘肃农民报》《陇东报》等各报刊发表。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