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写春秋。责任高于一切,是他为师的人生信条,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他的工作原则,他是敢于担当的教育践行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领航人,他就是华池县列宁学校教务主任、高级教师王省红。
“正数和负数相比较谁大?正数大......”
画面中正在上课的就是华池县列宁学校教务主任、高级教师王省红。从教19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将最好的青春献给了老区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说:“教育是个良心活,就看你干不干,只要干,一定能干好。”
2006年3月,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王省红分配到华池县南梁镇白马庙小学参加工作。
王省红:这边是当时的宿舍。
记者:现在是已经拆了吗?
王省红:嗯,这边是当时的教室,共八间一共六个年级。
白马庙小学位于南梁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较差,给刚参加工作的王省红来了一个“下马威”。王省红回忆说:“这所学校的老师住的离家都比较近,下午放学都回家了,当天晚上就我一个人就在学校,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我从小害怕,当时不敢待,而且觉得很孤独,也很迷茫,手机没有信号,想和家里联系也没有办法。”
相对于学校环境的不“友好”,那些课外活泼可爱,课内鸦雀无声的学生更让他头疼。“当时我觉得怎么教呢?“王省红说。”我本想着要让这里山区的孩子都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我尽力的备好课、上好课,但是孩子们这样的反应,让我感觉到很失望,当时有这种想法要离开这个学校。”
但是周围群众的热情,家长的期盼,触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孩子们教好。
王省红:“有一次下大雨,桥被冲断了,这里的家长叫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吃,他们虽然吃的不好,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把最好的拿给我们吃,我非常的感动,后来我想办法,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教好,让他们把落下的知识补上,争取都能有一个好的成绩。”
当一切步入正轨时,意外发生了。王省红在一次全县调换监考去高台小学监考返程时发生了交通事故。“由于当时条件的原因,村医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回到了宿舍,短暂休息以后就去上课,后来我也想过休息上一段时间。”王省红说。
家长和孩子们的关心和照顾,让他感到特别温暖,他坚持带伤上课,比起伤口的疼痛,孩子们的改变更让他欣慰。“看到孩子们帮我提水、扫地,家长将家里的鸡蛋,豆奶粉拿来看我,单位的领导嘘寒问暖,我就带着伤到学校去上课,虽然当时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脸上的伤比较多,但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这时我的孩子们变了,变得非常的认真。”王省红回忆道。
记者:王老师,您现在的这个伤口恢复的怎么样?
王省红:现在这里的骨头已经起不来了,当时我记得肺部受了伤,由于当时的条件也没有进行检查导致现在成了肺结节已经达到了1.4。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那一学期,孩子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甜蜜。“当时14名学生97分以上有9人,特别的理想,这里的孩子有一部分已经走出大山到了全国各地去工作。”王省红说。
2009年,王省红有幸被调入华池县列宁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成了这片热土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年轻的幸运者和幸福者。在这里,他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这所学校的关心与厚望,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王省红:“我来到这所学校感触最深的是,能看到习主席的来信,他勉励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能为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在教学工作中,他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省红:“平时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自己探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不同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他们都有所进步。”
同时,他还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在学习上为他们解疑答惑,生活上悉心照顾。
华池县列宁学校学生赵振钧:“在教学上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也待我们如亲人一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初中时的王明倩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在王老师的教导下,她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也选择了数学专业,现在也成为了列宁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
华池县列宁学校教师王明倩:“王老师带了我以后成绩就刷的下就上到100多了,如今我也和王老师一样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每次我在教学的时候遇到问题,我就想我当初上学的时候王老师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然后我就模仿着他解决这些问题,有不懂的我也经常问王老师。”
教育是过去和现在的“接力赛”、也是自己和同事的“大合唱”。在新课程改革中,王省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带领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重组教材、选用适当的教法,让学生轻松“走进”课堂;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全校教师教科研水平。王省红他认为:“成功的老师一定成功在课堂,失败的教育也往往在课堂”。
19年来风雨沧桑,他依然初心不变。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勤勉敬业,深受师生、家长爱戴。
华池县南梁镇白马庙村村民黄海琴:“王老师在这个学校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认真,就是走了十几年见了我们还就像一家人一样。”
如今,王省红已经成为列宁学校“135”模式高效课堂和“1237”教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批实践者,并把多节课变成精品课,成为全县样板。
华池县列宁学校副校长廖喜龙:“王老师是一名事业型教师,工作热情高,事业心强,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自己所教的科目成绩好,他所包的年级组教研组的成绩都很好,对待学生也是和蔼可亲,有爱心有耐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经常能对一些问题学生有耐心的说教,学生们都非常喜爱和敬重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王省红老师的座右铭。
春风化雨,师恩难忘,教师像一束光,照彻千种人生道路,他们向下扎根只为向上托起,奔赴星辰大海的远行;他们默默无闻,用最宝贵的青春坚守在三尺讲台,提起笔他们书写万代春秋,俯下身他们扶正一笔一画,无数的他们,汇聚起同一个名字,老师。向所有的教师们致敬!(华池融媒记者:李蔚 史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