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陇东大地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庆阳市教育系统围绕“美好教育”目标愿景,以建设“美意校园”、培育“美丽园丁”、实施“美好教育”、塑造“美德学生”为抓手,着力构建更加优质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牢先进典型价值标杆,庆阳市教育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点亮美好教育】栏目,通过察访美意校园、寻找美丽园丁(校长篇、教师篇)、展示美德学生等版块,挖掘讲述庆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故事,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见贤思齐、深耕不辍、躬行不止,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不断创业绩建新功,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寻找美丽园丁彭秀能:向上向美 润己泽人
彭秀能从事教育工作28年来,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持对幼儿成长的殷切关怀、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创新实践的不懈追求,用热心开创事业,用爱心善待孩子,辛勤耕耘,智慧育人,成为老师和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1996年8月,彭秀能被分配到合水县板桥乡锦坪小学,担任学前班教师,从此开启了她的幼教工作生涯。
每天,彭秀能都早早地来到教室,通风、拖地、消毒、擦桌椅,以清新的环境迎接孩子们。教育教学中,她以“严师”的耐心启发引导他们;游戏活动中,她以“玩伴”的童心信任鼓励他们;生活中,她以“妈妈”的细心关怀体贴他们。她与幼儿同歌同舞、同玩同乐,渐渐地,她的爱有了回应。孩子们的心和她近了,愿意把小秘密告诉她,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彩虹糖带给老师……
“彭老师热爱幼儿教育,真诚对待每一位孩子,总是用最真挚的爱深深感染每一位孩子幼小的心灵,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孩子身上。”合水县南区幼儿园教师张娟说。
彭秀能经常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在一次开展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时,一进商场一个孩子就发脾气。她蹲下身子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孩子的高度望过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此事虽小,但无疑是在警示她,只有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去体味人情,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懂得怎样引领孩子成长。
彭秀能时常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心里始终牢记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感情工作,才会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她用一颗同样纯真的心去感受、理解、认同,去融入孩子,给他们最大限度的童真和快乐,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2018年8月,彭秀能被任命为合水县南区幼儿园园长。为了能够温暖人、感染人,让人信服,她树立了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不断给自己架设“篮球架”,为老师搭建“天花板”。她同老师一起参加微课竞赛、创编红色绘本,主持研究课题、组织教研活动,并通过案例解析、课题研究等手段,低起点、小坡度、快节奏,一点一滴引领提升老师的业务水平。管理中,彭秀能注重倾听老师的呼声,关注她们的需求,有效激发了全园教师干事创业的生命激情。
28年来,彭秀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新课堂互动,积极开展家访和家庭教育指导,先后获省级“骨干教师”、省级“金钥匙导师团导师”、省级“特级教师”、“庆阳市领军人才”等称号。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着彭秀能的辛勤付出,也激励着她努力前行。“幼教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奇迹,也在创造奇迹。尽管会有疲惫和挑战,但看到孩子们绽放的笑容,听到家长们的肯定,一切都值得。”彭秀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