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少斌
9月12日,2024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开启,负责“了不起的甘肃”国际网络传播活动(庆阳站)釆访的记者一行走进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先后踏访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和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感受国网电力人全力支持打造“中国算谷”庆阳新名片的努力。
服务“东数西算”战略 打造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随着国家布局建设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落户庆阳,正在加快建设80万标准机架,投资超过200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8万人的庞大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东数西算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西北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红色数据集聚示范区,使庆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庆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已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国网庆阳西峰区供电公司副经理杨高涛介绍相关情况。
东数西算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能源支撑,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秉持“供电跑在土建前、服务跑在客户前”的目标,全力为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建设作好电力保障。据国网庆阳西峰区供电公司副经理杨高涛介绍,在电力支撑“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建立“东数西算”产业园项目用电跟踪服务机制,前移服务关口,全面梳理入园、拟入园企业,建立入园项目清册,根据客户不同用电需求制定“一企一策”服务计划。二是深化政企协同,建立“东数西算”项目共商共建机制,定期与政府、项目实施主体座谈会商,结合园区建设、招商进度提前谋划项目近期、远期供电方案,全力做好园区发展各阶段供电的保障。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先后完成庆阳华为云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入园项目的供电,提前完成秦淮数据、中能建等入园项目基建用电接入。四是联合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入园项目开展市场化交易电价、交易规则、节能减排、能效分析培训,统筹选择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品种,灵活应用交易规则,逐步提高入园企业市场化交易能力。五是加快建设园区电网项目,园区1座33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及相关线路工程已启动前期工作,2025年将全面建成投运,为园区阶段性建设目标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三级职员杨波介绍相关情况。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三级职员杨波在接受采访时说,自2022年2月,庆阳市政府与甘肃省电力公司签署《能源双碳产业(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协议》以来,庆阳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区域能源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设运营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牵头编制全国首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庆阳)运行监测平台数据接入指引》,建设庆阳市重点用能企业综合监测系统、大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值监测系统,接入34家重点用能企业全量能耗数据共计38万余条,实现实时采集4家,总体能耗达215.823万吨标准煤,碳排放量1368.7747万吨二氧化碳,助力政府、企业用户能源结构优化,支撑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落地。
建设智能运检 保障电力供应
电的使用离不开传输,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就需保证输送线路的安全运行,承担这个重任就是运检中心。近年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着力运用无人机技术与AI人工智能,打造智能运检,取得了很大成效。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主任马宏斌介绍情况。
据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主任马宏斌介绍,目前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共部署无人机机场29座,覆盖35千伏及以上适航输电线路76条1622公里,覆盖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0座,覆盖配网线路1260公里,年均节约人工成本390万元。示范打造无人机输变配一体化“蛙跳式”“区块化”新模式,可自主完成10公里半径内输变配三个专业全方位、无死角、精细化巡视任务,单台无人机最大巡视距离较之前提升5倍,设备利用率提升3倍,巡视效率提升3倍,设备本体缺陷发现率提升至95%。
2024年,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代表甘肃公司参加西北电力职工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职工技术创新交流会议,围绕“打造输变配一体化巡检新模式”作经验交流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员一致好评,取得良好反响,推动无人机巡检业务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近年来,庆阳抓住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能源优势、红色基因,大力打造“东数西算”产业园,成绩显著,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的实干、苦干、加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