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9月1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孙珩力)秦诏版,是指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权、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头的量器上。目前我国出土的刻有秦始皇诏文的遗物有铜椭量、铜钱等,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广,而像这样把诏文刻在铜版上的诏版形式在全国极为罕见,镇原县博物馆收藏的就是其中之一,可谓稀世珍品。
9月13日,“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镇原县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了这件铭刻着华夏大地统一度量衡印记的国家一级文物。
采访团在“茹水文明”展厅最醒目的位置,看到那方如烟盒大小的“秦诏版”,在四周青铜器的环护之下,在柔和的射灯下散发着古朴的光芒。
据镇原县博物馆社交部主任刘辉介绍,这件“秦诏版”为长方形,长10.8厘米,宽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四角钻有四个小孔,是供人们将其固定时钉钉子用的。
“秦诏版”的正面是以秦小篆铸成的,竖五行、横八行,上下、左右结构整齐,阴文书刻秦小篆40字,即“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诏书中的“二十六年”指的就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年,也是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令之年。
“黔首”是当年秦始皇对百姓的称呼,秦尚黑,百姓要用黑布包头,称作“黔首”。“立号为皇帝”是嬴政认为自己统一天下,功过于“三皇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状”即丞相隗状、“绾”即丞相王绾。“法度量则”是指法律、度量等制度。
这段文字大意是:“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兼并了各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于是立称号为皇帝,并下诏书给丞相隗状、王绾,把全国不统一而混乱不清的法律、度量和各种制度都明确统一起来。”
“从诏文上的40字可以看出,这些字笔画多为匀圆的线条,结构比较整齐,字体笔画引申拉长、圆润曲折。”刘辉表示,此块铜诏版不仅是统一度量衡的证明,更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是研究秦小篆的现存实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