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生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路径探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姬雲山

当前,初中公共体育课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偏重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体育课德育功能的现象,导致体育课不能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初中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思想的可塑性较强,体育教师应当利用好体育课堂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在初中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就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加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既能在体育课堂上熟练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素质。

一、优化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德育意识。首先,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为目标,思政教育的教学主要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播,这样容易忽略实践性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堂可以弥补教育缺乏实践性这一问题。正确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趋势,提高参与课程思政的热情和育人意识,努力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其次,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高,对课程思政融入初中体育课堂要有开放的积极态度,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积极探索体育课程与思政结合新途径。体育教师应主动加强与思政专业教师之间的互通交流,获取课程思政专业支持和帮助的机会,使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通交流程度得到改善,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理论探索和资源获取能力。

二、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完善教育的体制机制。学校应积极营造适合课程思政开展的大环境,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为体育教学活动开展配备必要的训练设备,并为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从而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需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不断调适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研修体系,使之能够真正理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向和要义,能够积极主动按照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也要加大力度关注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培育要点,结合不同地域、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体育教师群体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培育与提升的专题研讨。学校应搭建体育教师学习的新平台,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系统性培训,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的学习,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及落实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

三、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首先,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问题,有针对地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构建和优化,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价值性,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要侧重对运动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其次,要将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内容,通过运动技能的传授,将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体育课程的教学既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也要能够积极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让学生在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保证科学性和可行性,教学安排要尊重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

综上,初中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体育课程思政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要坚定不移,循序渐进。体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体育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思政理念,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