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丰收。
存栏肉牛。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赵彩霞 王于文)9月26日,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华池县旗昊养殖家庭农场,只见地里庄稼丰茂,菜园蔬菜水嫩,栏里200多头健壮的肉牛正在悠然吃草,一旁的家犬偶尔低吠几声。坐在门前的树荫下,看云卷云舒,格外惬意。
搬运饲草。
2021年,退伍军人赵高旗,毅然放弃县城舒适的楼房生活,怀揣几十万元,带着妻子胡巧云,来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五蛟镇刘家湾村毛掌组的大山里,开启了起早贪黑,养殖几百头肉牛、种植几十亩地的家庭农场生活。
粉碎饲料。
因在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二哥”。1998年,退伍回家,为了发家致富,这么多年,他养过猪、养过兔,做过生意,都以失败告终。考虑再三,他决定回到农民的老本行,种地,养牛。
运输饲料。
“二哥”说,选择养牛,是因为政府补贴好。银行贷款,政府给农户补贴利息;盖个牛棚,政府也给养殖户补贴费用。自己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利润相对而言也提起来了。
采摘蔬菜。
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二哥”投资200多万兴建的华池县旗昊养殖家庭农场,从最初的107头育肥牛发展到现在存栏210头的规模,有奶白花和西蒙塔尔两个品种。今年计划出售130头,收回购牛成本,除去其他开支,纯利润可达50万元左右。
观看新闻。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二哥”采购了各类机械设备,拆青贮草、拌料、拌草等全部是机械化操作。尽管如此,农场总有干不完的活儿,50岁的他和妻子的日子过得十分辛劳。但“二哥”说,农民就应该做农民该干的事,他要给乡亲们做个示范,证明干好农民的本行既能挣到钱,还能顾好家。不一定非得在外面打拼,到最后家也荒了,钱也没挣到。回家创业,把地也守住了,家也守住了,钱也挣到了。
农场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