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时评
让婚姻始于爱 让彩礼归于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连志

彩礼是传统民俗,也是礼仪表达。男女双方从相知至完婚的过程中就有彩礼之约,以表达尊重认可、承诺婚姻契约、感恩养育之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受性别比例失衡和价值取向影响,彩礼数额越来越大,给爱情蒙上了“金钱衣”、沾上了“铜臭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家庭被“娶不起”所困,让彩礼回归“礼”,是群众所盼、大势所趋、文明所求。

村规民约,遏制扭曲之礼。一些人和家庭把彩礼看成身价的“砝码”、视为嫁得好的“标尺”,作为衡量婚姻美满的“准绳”。变味的礼,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不容,要因地制宜,以村规民约治理,“规”出新要求,不敛财、不攀比、不浪费,“约”出新风尚,低彩礼、零彩礼、要合礼。逐步实现家家守规、户户践约。

标本兼治,推出合情之礼。彩礼形成攀比之风,以彩礼保婚姻、靠婚敛财、嫁女解困,与经济发展现状、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为此,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要搭好协商引导桥梁,让彩礼维持在符合情理的限度。要借乡村全面振兴大势,发展经济,造福一方。要振兴文化立身,滋养农民、提升农民、富裕农民,真正筑起“引凤”的富裕之巢。

移风易俗,培育时尚之礼。要拓宽思路抵制高额彩礼,更要在帮办服务上有创新,发挥引领导向作用。选择有文化韵味、纪念性的婚礼地标,推出简约大气、有仪式感的集体婚礼,打造低成本、志愿服务周到齐全的“结婚礼堂”,设立各类设施齐全、婚宴数量有规定的“喜事大厅”等,鼓励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

树风正气,滋养挚爱之礼。彩礼的敬意和诚意不只是一次性的礼金,而是彼此的真诚托付。要延伸这种爱,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勿以彩礼“结算”“两清”养育情,孝敬双方父母,让“咱爸咱妈”安度晚年,也要“常回家看看”,形成乐融融、喜洋洋、情深深的家庭气氛。

高额彩礼不应成为压垮美好姻缘的“致命稻草”,更不应成为影响社会文明进步的“毒素”。培植爱的种子,传承礼的基因,融合家的期许,转观念、谋长远、敢带头,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