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环县毛井镇洋芋迎来丰收,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弯腰捡拾,或提筐装车,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走进黄寨柯村洋芋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田间人头攒动、机器轰鸣,一辆辆收获机往来穿梭,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均匀、比拳头大的紫色洋芋从地里被飞快地翻出来,成排铺在地面上,村民们三三两两结队,分工明确,有序地忙碌着,分拣、打包、装车……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丰收图”。
记者了解到,今年黄寨柯村洋芋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由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申玮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他们在采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积极与外地客商联系,拓宽销售渠道,确保洋芋能够卖得出、卖得好。
申玮告诉记者:“今年,我在黄寨柯村种植洋芋600余亩,按照目前收成情况来看,产量不错,平均每亩可产6000斤左右,目前市场每斤3毛钱,价格虽然没有去年高,但是今年产量高,预计能收入200万左右。”
红土咀村的拓阿霞正在地里弯腰捡洋芋,她一脸喜悦地说:“我每天先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就到黄寨柯来捡洋芋。一天下来能挣到200块钱。”这份工作不仅让她有时间照顾家庭,更重要的是,也能在闲暇时间赚一点额外收入。
“今年以来,黄寨柯村因地制宜,进行了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土地收益,为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毛井镇黄寨柯村包村干部李天杰介绍,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还带动了周边约50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毛井镇坐落于环县西北部,立足于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土壤湿润疏松、光照充足等资源优势,成为洋芋种植的适宜区。近年来,该镇洋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种出来的洋芋成色好、个头大、形状好、口感软糯、淀粉含量高等特点,深受远近客商的青睐。村民每年都会自发种植,洋芋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洋芋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毛井镇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在黄寨柯、高家洼等村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千亩示范点,带动全镇种植洋芋3.3万亩。”据环县毛井镇党委副书记李存金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科技含量、拓宽销售渠道,致力于把洋芋产业打造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亮点。
记者: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