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池县社会救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民政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以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攻目标,积极履行扶贫济困、为民解难重大责任,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华池县,社会救助工作正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困难家庭。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社会救助对象家中,了解他们在政策滋养下的生活故事。
张丁渤是一名单亲妈妈,居住在华池县孙家川社区。2008年离异后独自带两个孩子生活,经济拮据。华池县民政局根据现状将其评定为城市差额低保户,每个月能领到1797元的低保金,加上张丁渤在县城就近打点零工,收入基本稳定。目前女儿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儿子也考入甘肃农业大学,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我们娘仨能过来,离不开政府的关爱和帮助。我们无依无靠,家里有什么事社区工作人员随时问着,两个娃考上大学以后,团委每年还给救助,真的很感激,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来说,相信和我一样的困难家庭,像我一样身份的妈妈来说,没有政府的关爱和帮助,以及这么多年关爱和帮助我们的人,我和两个娃过不到今天。”张丁渤说。
而在华池县柔远镇张川村分散特困供养户张彦清家里,一家人借着中午的暖阳,在院里嗑着瓜子,聊着天,生活很是惬意。据了解,张彦清一家共有四口人,他本人患有肺气肿,常年离不开吸氧机,老伴儿吴秀兰患有脑梗、高血压等疾病,儿子患有精神和癫痫病,三人常年吃药,开支很大。领养的孙女,去年大学毕业外出务工,靠着低保金和孙女务工挣的钱,一家人的生活才能过得去。
“我们的生活全靠政策扶持,五保的钱月月打到我们折子上,现在社会好得很,救助我们,我们起码一天生活好,也很有信心,心里温暖得很。”吴秀兰对政府的救助很是感激。
华池县社会救助工作严格按照特困供养人员认定条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应养尽养,因户施策对分散供养对象开展“三个一”服务,即上门每月理一次发、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两周洗一次衣服。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走访探视制度,全面保障分散供养对象生活无忧,通过服务开展,使救助对象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
“如果生活遇到困难,我们会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其渡过生活上的难关,这样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物质的帮助,也给他们精神带来了慰籍。”华池县柔远镇南关社区党委副书记贺小丽说,希望社区通过这样小小的举动,为更多的居民带去温暖,也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社会救助中来,为更多的居民带去温暖。
为了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力有效,华池县社会救助工作立足民生保障,精准开展低保救助,规范低保准入条件,落实多项政策。
华池县社会救助中心主任杨正国说:“华池县社会救助中心紧盯群众关切,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资金+物资+服务’服务类救助模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努力让每一个困难群众享受有质量、有温度、有尊严的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城乡低保 431户 1414人,‘单人保’47人,特困供养23户31人,实施临时救助1469户 5264人次。”
截至目前,华池县共争取中央、省级困难救助补助资金 9472万元。全县共有各类救助对象 26275人,发放资金 7388.08万元,占下达总资金的 78%。(华池融媒记者:李旺发 袁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