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娟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新媒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这片变革的蓝海中,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借助新媒体的翅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新媒体为乡村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新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加速器。过去,乡村文化的传播受限于地域和媒介,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让乡村的文化故事、民俗风情、手工艺品等得以跨越千山万水,触达更广阔的受众群体。村民们通过手机就能向世界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这种即时性、互动性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是文化创新的催化剂。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文化创新的催化剂。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传统乡村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比如,将非遗技艺与短视频结合,让古老的技艺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通过直播带货,让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新媒体助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下,应借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实现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合理运用电商运营平台便能达到此目的。在电商运营平台上,可依托在售的旅游文化产品或土特产宣传当地旅游文化,塑造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例如,环县庄子峁在发展中,最初就是通过快手、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注册“庄子峁农庄暖心姐”公益助农账号,组建“村花代言团”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持续为生态农庄升温引流,人气越来越旺,带有“庄子峁味道”的农特产品渐入人心。庄子峁在发展中注重业态融合,按照“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旅为媒”的思路,全方位激活要素,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现已成功创建为甘肃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甘肃省“乡村网红”培育计划示范点、庆阳市“村村播”示范基地,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文旅繁荣。
当下,将会有更多农户加入网络直播销售队伍,拿起“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培育壮大“庆阳新农人”队伍,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增长,也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媒体对乡村文化振兴影响深远
增强文化自信,新媒体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了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他们开始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创新中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还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新媒体平台,乡村特色农产品得以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进城乡文化交流,新媒体的桥梁作用,让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城市居民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乡村居民也通过新媒体了解外界的信息,拓宽了视野和思路。这种双向交流促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互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乡村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其独特魅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文化将在新媒体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中共西峰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