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远离一“痛”难忍 守护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郭桂梅)三十多岁的王先生身体一直不错,平时都很少感冒。一天晚上,他的脚趾关节却平白无故地开始疼痛。“突然就开始疼,刚开始也没太在意,就想着又没有受伤,忍一忍就好了,过了几天果然不疼了。”王先生说,“但过了没多久,脚趾关节又开始疼了,之后疼痛感反反复复,严重时走路都一瘸一拐的,疼得晚上睡不着,揉、捏、贴伤湿止痛膏都不起作用。疼的时候就去诊所买药,不疼的时候就不管了。”

直到最近,疼痛感越来越剧烈,让王先生难以忍受。“按关节炎治了几年了,也没啥效果,就想到医院详细检查一下,看到底是啥问题。”随后,王先生便到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从检查结果看,王先生患的是典型的痛风。”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宋鹏飞说。

很多痛风患者都有跟王先生相似的经历,因为大家对痛风了解得并不多,特别容易误诊误治。宋鹏飞介绍,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导致。这种病症是由关节滑膜中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引发的反应性关节炎,具体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时,痛风可导致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地域、遗传等因素有关。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我国痛风的总体发病率为1.1% ,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痛风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最为多见,40-50岁是发病高峰,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饮食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国内痛风的临床报告也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有调查显示,近几年,18-35岁痛风患者占比逐年升高,表明年轻人已成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主力军,这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火锅、烧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成为当代年轻人饮食的标配,以及“996”等工作模式带来的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问题,都是导致这一病症年轻化的重要因素。

宋鹏飞提醒,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控制痛风的关键。如果有以下症状,一定要高度注意。

第一,多数痛风患者的最初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午夜或晨起时突然发病,出现关节剧痛。常见症状为单侧第一趾关节剧痛,其余为趾、踝、膝、腕、指、肘关节,数小时后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大多数情况可在数天或两周内自行缓解疼痛,只表现为受累关节皮肤脱屑或瘙痒。

第二,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在耳廓部出现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易破溃,内含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很少继发感染。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功能障碍。

第三,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可出现夜尿多、血尿、水肿、贫血等,尿酸性肾石病可出现腰痛、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等。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一般来说,痛风患者经有效治疗可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慢性期病变也可致关节残毁,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肾病,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并可危及生命。

痛风就像高血压等一些慢性疾病一样,一旦发病,就要终生治疗、控制病情。如果痛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掌握科学、合理的养生保健知识,对病情的控制大有好处。

对于痛风的防治调理,中医极具特色优势。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控制尿酸,减少甚至完全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痛风性关节炎轻中度发作亦可通过中医调理缓解。

首先是精神调摄。中医认为肝为木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情绪不宁、心情不畅可致肝郁乘脾、脾虚失运、痰阻脉道,导致关节疼痛。所以首先要心情愉悦,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第二是饮食调养。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长期饮食不节,或多食肥甘厚味、酗酒,容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流注关节,极易引发痛风。因此,只有管住自己的嘴,才能远离痛风。

第三是起居调护。痛风患者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严寒季节,要避寒就温、注意保暖,以防寒滞血瘀;注意室内干燥,避免潮湿;多进行户外活动,舒展阳气,通达气机。

第四是运动锻炼。痛风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控制和矫正过重的体重是一个重点,所以要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散步、打太极拳、慢跑、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宋鹏飞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一旦患病,食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

第一,不吃高胆固醇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各种肉类、海鲜,菠菜、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等,也要禁用咖啡、煎炸食物和熏烤食物,少食豆制品类。

第二,要大量饮水。每天饮水2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出,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第三,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并抑制尿酸排出,容易加重痛风,特别是啤酒,其成分如啤酒花极易诱发痛风。

第四,多吃高钾食物。比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利于将尿酸排出体外。

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和身体的健康。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