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杜斌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市农业农村局作为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头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力、增动能,抓实做好固成果、促振兴重点工作?近日,记者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耿文科进行了专访。
记者: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责部门,如何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
耿文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定》,靶向准、措施细、落点实,是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庆阳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要素集成、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三农”整体发展水平与建设农业强市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持续用好农村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聚焦堵点难点找准切入点,聚焦“三元双向”把稳着力点,聚焦高质量发展守住落脚点,尽快补齐“三农”领域发展短板,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地。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转化落实。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的着力重点是什么?
耿文科:《决定》第六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我们将结合农情实际,全面抓好转化落实。一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好适度规模经营。围绕二轮土地延包,立足我市2028年底合同到期的实际,指导县(区)开展调研摸底,找准困难问题,打好延包基础。围绕“三权”分置改革,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强化农地流转的审批监督和规范管理。围绕农民合作经营,健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扶持政策同带农增收挂钩。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增收路径,强化“三资”监管和风险管控,力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好农民土地权益。围绕耕地用途管控,优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和管护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围绕闲置资源利用,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有效实现形式和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退出的具体办法,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三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完善投入机制,强化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各类帮扶资金的绩效监管,督促按时兑付惠农资金、农业保险和到户分红。围绕防贫监测帮扶,在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建立覆盖农村所有人口的防贫监测体系基础上,按照“不少一村、不漏一户、不留死角”要求,加大集中排查力度;除“因病”“因灾”“因学”“因婚”返贫致贫因素外,将“因产业发展失败”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在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增加多元食物供给基础上,通过办节会、抓推介、促对接等形式,促进大宗农产品优价畅销;用好劳务奖补、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帮扶车间、以工代赈等扶持政策,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务工增收。
记者:改革“一子落”,发展“全盘活”。当前,市农业农村局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耿文科: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扎实做好“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工作。一是筑牢底线保安全。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全力稳面积、提单产。用好“一键报贫”机制,加强帮扶工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壮大产业提质效。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持续做大种植业、做强畜牧业、做优菌业、健全循环体系。三是建美乡村优环境。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突出关中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和陇东民居特色,加快创建更多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及“和美乡村”。四是查缺补漏固成果。以国家、省上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和各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农村“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快补齐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支付、入库纳统等方面弱项短板,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