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庆阳市国资委:推进“数企融合” 扩大庆阳数字经济“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陈思 闫伟)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围绕“数据信息、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聚焦数字产业提质增效和数字招商氛围营造,通过节会招商、专家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不断扩大招商覆盖面,在服务数字产业建设、产业招商等多领域持续发力,全力促进庆阳构建起更强大的数字经济“朋友圈”。

来访商业团队考察在庆企业

10月29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边桃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数字招商工作中,市国资委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快数字经济的部署要求,以扎实举措和高效服务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坚持“项目为王”构建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切实做到数字企业“引得进、落得下、稳得住、发展好”。截至目前,市国资委先后组织外出招商12次,对接洽谈企业102户,筛选意向企业35户,完成签约16户,注册公司10户,促成5个项目落地,完成投资达7.33亿元。

超芯电缆集团在庆阳落地投产

在企业招引领域,市国资委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市国资委紧盯项目合作,围绕“四千四百”产业链,积极推动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和加速建设。贵州电建、广东能源联合体与甘肃瑞庆新能源有限公司建立起一系列合作,在庆阳市成立了广庆新能源(华池)有限公司,目前已投资2.1亿元开展了华池县5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并计划在和盛工业园区投资8.3亿元设立风电塔筒、光伏支架及储能电池生产线,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与此同时,国电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庆阳市设立了庆阳焕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投资7800万元,已建成9座换电站,并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30座换电站,每座年消纳绿电达1400万度,即将开启庆阳市在新能源应用上的新实践。

市国资委招引的企业生产线内景

为配合全市数字产业布局,打造完整数字产业生态链,市国资委积极推动项目服务创新,坚持“企业家老大”思维,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协调相关县区和市直部门,建立项目建设“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成立专班负责项目全程服务,与相关部门、县区协同合作,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厂房选址、环评审批等各类问题,做到“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减少流程中的繁琐环节,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实现快速落地、顺利投产。

市国资委牵头引进的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顺利落户驿马工业园区,创造了招引工作的“庆阳速度”。由贵州电建投资联合体引进的中建二冶项目,目前已完成年产6万吨风电塔筒项目的场地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具备了生产条件,项目累计投入已达8500万元,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这样的落地项目为全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增强了庆阳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落地庆阳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已开始成批量生产

当前,庆阳市数字经济发展正在全面提速,数字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聚焦数字发展,市国资委将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推进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高质量的产业生态圈。以数字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前沿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积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庆阳特色的智慧化产业集群。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