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寻周记——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行动全体成员在庆阳市博物馆采访。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八百年周文化熠熠生辉三千年传承路绵绵不绝。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陕西省宝鸡市融媒体中心1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深入甘肃省庆阳市开展“西凤酒”寻周记——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行动,实地探访庆阳市有关周文化遗址、遗迹、文物等,采访当地周文化研究专家、教授、地方学者,采集周先祖有关传说故事,追寻周文化的历史脉络,探求周文化的时代价值。
陇东学院教授马啸(右1)向采访行动团队在庆阳城县周祖陵介绍周先祖在庆阳发展的历史。
庆阳市博物馆原馆长王春(左)介绍庆阳市出土的周代文物。
华夏一脉,系出同源。“寻周记”采访团队在庆阳市融媒体的密切配合下,来到庆阳市博物馆、西峰区公刘庙遗址、庆城县周祖陵景区、宁县公刘邑遗址、正宁县博物馆等地,沿着周先祖庆阳迁徙的路线,在刘文戈、王春、马啸、齐社祥等庆阳市专家、教授,以及县(区)研究人员等的带领与讲解下,深入了解不窋、鞠陶、公刘等数代周先祖,从邰地出发,一路筚路蓝缕,在庆阳落脚并兴农耕、传礼仪,为周王朝八百年盛世奠基的丰功伟业,深挖诗经中的庆阳、周礼中的旧邦,寻找隐藏在久远历史尘烟中的祖先往事。
陇东学院教授齐社祥(右2)在西峰区公刘庙遗址前,向“西凤酒”寻周记——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行动团队介绍周先祖公刘等在庆阳活动留下的文献记载与感人事迹。
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会长刘文戈(左)介绍周旧邦木坊的历史。
据采访团队成员、宝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祝嘉介绍,此次采访为期一个半月,通过实地探访、专家对话等方式,整合杨凌、庆阳、咸阳和宝鸡等四地的周文化资源,进行跨区域的学术交流和文化研讨,共同探讨周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联合兄弟媒体,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和渠道,全方位展示周文化的魅力,为公众带来系统、直观、生动的周文化解读,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共赢。
采访行动团队成员在宁县公刘邑遗址,听取宁县博物馆原馆长于祖培(中)的讲解。
正宁县博物馆馆长仵建锋向采访行动团队成员介绍馆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