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的宁县,千里沃野催芽萌动,万亩苹果生机盎然,建设中的和盛工业园区不断强化着工业支撑,特色精品路线向八方来宾展示着属于宁县的特色旅游……
今年,宁县紧盯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定位,聚焦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主的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县、近悦远来宜居宜业魅力县。全县实施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563.27亿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3%。
筑牢现代农业之基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202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80.79万亩。宁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县为目标,聚焦粮食、苹果、食用菌、中药材、瓜菜、草畜“六大产业”,不断延链补链,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以及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
在早胜镇的甘肃中泰恒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1000亩马铃薯迎来丰收,村民们在田间忙碌地捡拾、装袋;不远处,2000亩油菜田绿意盎然,新芽萌动,长势良好。生产车间内,石磨面粉、菜籽油、挂面等农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该公司拥有5600亩种植基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多种油粮作物。“今年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引进并投产钢磨面粉、石磨面粉、石磨挂面、食用油4条粮油加工生产线,组建线上线下专业销售团队,实现了‘粮头食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甘肃中泰恒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占忠说。
这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正是宁县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生动写照。为兴农业,宁县打破乡镇、村组和地埂界限,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大户适度规模经营,带动群众融入产业链,迈向共同富裕。
宁县还优化“三塬三川三片”区域布局。“三塬”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稳定25万亩优质苹果面积;“三川”积极发展多样化蔬菜种植,建成北川万亩瓜菜示范区;南片打造20万亩粮食产业高效生产示范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西片推行种养菌融合模式,全县累计建成菌棚79座,今年1至8月食用菌产量2220吨,打造“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东片以金银花为主,利用庄前屋后、边角地、撂荒地等广泛栽植,带动全县发展庭院经济3.07万户,金银花面积达到9.23万亩。
同时,宁县强化“农业+”理念,引培“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精深加工企业7个,培育家庭农场150户,实施投资5000万元的冻干食品产业园、1.5亿元的正洋冷链物流园等多个产业链项目,加快构建120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
汇聚工业集群之力
10月23日上午,和盛工业园区内的甘肃泛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正酣,工人们在机器旁专注生产,接头加工、铆压、检测,一盘盘电缆产品经打包后运往各地。
“公司主要生产可在-40℃—70℃环境下安全使用的12类高性能网络线和8类高性能网络跳线。目前,2条高性能数据缆生产线和3条深加工生产流水线已投产运营。年产能达1.2万公里。今年截至目前销售额达500多万元,主要销往欧美、中东等地。”甘肃泛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荐尧介绍。
同样在和盛工业园区,杭州链景增材制造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主要制造金属粉末、高分子粉末、特种塑料及金属线材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
和盛工业园区作为市级工业集中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引领宁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
工业是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围绕强工业,宁县秉持“无工不富”及“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产业集群化”的理念,以长庆桥工业园区、和盛工业园区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县域工业体系。
长庆桥园区突出天然气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区域现代物流,实施路网、管廊、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盛园区突出新能源配套、生物制药和农产品深加工,实施标准化厂房、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等基础配套项目。
同时,宁县加快优势资源开发,以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契机,把煤油气资源开发同产业链生成、地方工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源头管控配链、过程督促延链等方式,促进资源优势加速转换为经济优势。今年1至8月,全县油气产量分别达到27.16万吨、1.64亿方,增长32.49%、183.43%。
宁县还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充分发挥宁县在外务工创业人员多的优势,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建成宁县创业孵化园,吸引人才回归、产业回创、资金回流。今年1至8月,全县新建就业工厂11个,累计达到66个,产值突破8亿元,带动3700名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1.38亿元。
焕活农文旅之魂
今年1至8月,宁县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旅游收入8.7亿元。在这里,传统民俗与文旅活动交相辉映,让人们看到宁县不仅有现代化农业和不断强化的工业,更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秦置义渠县,西魏改称宁州,民国二年始称宁县。地处子午岭西麓、陇东高原东南部的宁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拥有神奇壮丽的子午岭森林风光、历史悠久的古豳文化旅游区以及现代化的正洋苹果公园等。
今年以来,宁县全面落实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部署,充分挖掘县域旅游资源,秉持全域旅游理念,节点式布局、融合化推进,将旅游产业链延伸至农业开发、企业生产、镇村建设等领域。
金秋时节,正洋苹果公园内绿意盎然的苹果树与红彤彤的苹果相映成趣,游客穿梭其中,尽享采摘之乐。
正洋苹果公园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集苹果全产业链、健身体育、观光休闲、农事体验、文旅服务于一体,建有科普园、房车营地、玻璃栈道等设施。近年来,成功举办了“花海炫宁州”马拉松赛、“花满宁州”田园文化艺术旅游节、国潮烟花光影电音节等多项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太昌镇肖家村是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的诞生地,太昌镇也是甘肃早期革命运动的播火者王孝锡的故乡。时下,走进太昌镇肖家村,宽敞平坦的道路,笔直的路灯上国旗和党旗鲜艳夺目,路两旁的文化墙讲述着革命烈士的事迹,庭院错落有致,农户门前绿树掩映、硕果盈枝。
为凸显地域特色,宁县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相衔接,坚持“一乡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原则,打造具有黄土高原特点、陇东民居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全域旅游建设。此外,宁县还加快实施宁州不夜城等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