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池县着力建设“思政教育、阵地建设、评价引领、实践养成”四大体系,融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乡村综合治理。
对接群众需求,华池县打造了“南梁精神宣讲队”“华池大讲堂”“第一书记课堂”等一批理论宣讲品牌,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解读、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地头、坐上炕头,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4335场(次),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唱响基层理论宣讲主旋律。
立足阵地建设,华池县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统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阵地设施,汇集村史馆、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公共服务资源,建成“红色文化型”“农耕文明型”“工艺创作型”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所(站)131个。先后命名悦乐镇白玉玲新时代文明实践民俗文化基地、城壕镇骆驼城新时代文明实践边塞文化基地、山庄乡食用菌科技科普基地5个,建成“中国好人”“庆阳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3个。培育柔远李庄城乡融合体验游、山庄白沟生态沟域写生游、乔川黄酒养生非遗传承品鉴游等乡村旅游点15个,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以先进典型评选及志愿服务为引领,华池县做实评价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广泛开展选树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我为文明家庭拍张照”,开展“优秀家训、家规、家书和家风故事征集展示”以及“弘扬文明家风 推动移风易俗”等家风故事分享活动。通过多层次宣传推介,引导广大群众向身边典型学习,使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此外,致力实践养成,华池县从移风易俗着手培育村级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示范带动、村民自治的督促推动作用。指导111个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村级协商民主议事、治理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考评,实行动态管理,采取“积分制”+“红黑榜”+“积分超市”等措施。对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烟酒等作出量化“限高”,让治理有章可循,让群众有据可依。同时,从规范群众言行入手,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垃圾分类、文明上网、文明餐桌等小、实、细、微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加强宣传劝导和教育监督,从而助力乡村综合治理,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