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一脉“药香”开出山乡致富“良方”——华池县发展中药材产业促县美民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寒露之后,霜降之前,正是黄芪、黄芩等华池县本土道地中药材收获之时。宜人的“药香”弥漫在华池县五蛟镇、怀安乡、柔远镇等乡镇的药田,为秋日平添了喜人的好“钱景”。 

近年来,华池县中药材生产充分发挥独特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禀赋,坚守“两山”理念,探索“仿野生”生态种植,在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延伸加工产业链、完善仓储体系、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多向发力,将中药材产业逐渐打造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助力当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组织药农采挖黄芪

10月份召开的南梁生态药材产业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61名中药材领域专家学者及68名中药材企业代表齐聚华池,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共商良策。在华池县怀安乡怀安村的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生态化繁育基地,甘草、黄芪、黄芩等“土生土长”的道地药材,让前来调研参观的人们开了眼界。

“我是第一次到华池县,这里的药材质量非常好,规模体量比较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建设了种源基地,它对中药材的质量能起到重大保障作用。华池县境内中药材种植采取人工与机械相结合,从标准化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方面来说,做得非常好。我们看到当地的中药材都做了有机认证,就药品有效成分检测数据来看,华池县仿野生种植的中药材显然品质上乘,将来生态有机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会更大,消费者群体更多,未来发展前途光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常青说到。

中药材行业专家及客商考察华池仿野生种植中药材。

华池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种类,境内有甘草、党参等571种野生药材,其中68种录入《中国药典》名录,自古素有“陇东天然药库”的美誉,出产的黄芪、黄芩、甘草、金银花等4种药材已完成了有机认证,被评为道地药材,主要成分含量高于《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值近1倍。近年来,随着华池县全县仿野生种植生态药材形成规模,“人种天养”的仿野生种植模式也在业内产生巨大影响。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文智介绍说,仿野生种植,就是完全模拟药材野生生态环境,不过度人工干预,只选择性地去除一定比例的杂草,药材没有农药和化肥残留,杂草和药物之间的生长竞争,还原药材在野生环境中的生长过程,能够提高药物的药效,使药材更绿色,成分更有效。“这些年中医药商业化很普遍,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大棚+农药+化肥’的常规种植模式,提了产量丢了质量,长此以往,很可能导致‘药到病未除’。”姚文智认为,不让中医亡于中药,仿野生生态种植是保护传统中医药的“根本”。

外地客商查看华池的仿野生种植中药材。

10多年来,华池县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陇东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种子培育、种苗繁育、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引进、驯化及新技术创新、集成,筛选出了适宜种植的20多种药材,掌握了10多种药材生产技术及黄芪、金银花等4种药材育苗技术。同时,实践改进直栽、斜栽为平栽,应用定植技术,自主研发改进栽药机、挖药机、撒播机等适合山区种植的各类机械设备30多种,实现了中药材大面积栽培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田间作业效率。 

为坚持生态化、道地化、标准化种植,确保仿野生生态中药材品质稳升不降,华池县采取“人种天养”“药草共生”“生态调控”的“拟境栽培”模式,种植黄芪、黄芩、柴胡、甘草、金银花等中药材,建成中药种子实验基地3处1000亩,种苗繁育基地6处5000亩,创建千亩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30多处,打造万亩规模化仿野生种植片带5个,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全县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建成中药材加工生产线7条,注册了“陇东恒烽”“陇大”等商标,先后推出了中药材切片、中药材种子种苗、金银花系列、黑果花楸饮料、黄芪醋饮等多款产品,销往山西、山东、四川、北京、天津、广东,以及省内等地。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药材加工车间。

作为华池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扛起了县域中药材产业的大旗。“我们公司在发展普通中药材种植的前提下,也在持续推广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提高市场价值,增加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公司规模化的快速扩展,有助于企业快速壮大,提升中药材的品质,提升市场知名度。”姚文智说到。从事中药材种植10余年,姚文智带领其公司团队,紧密联合中药材种植专家团队与当地药农,形成政府扶持、专家指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为了研究制定华池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在其下属的各基地建立了试验田,开展中药材地膜直播、起垄直播、平地直播3种不同栽培模式和春秋两季不同播期对比试验,进行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绿色有机种植等基础研究。同时,该公司不断带动周边乡镇和群众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通过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品更是销往世界各地。2023年,该公司为177户群众分红626万元。

“近年来,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为老百姓提供了高品质的用药选择。陇药在我国中药材产业战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华池县地理生态优势明显,具有发展中药产业优厚的条件,要以仿野生栽培技术模式为抓手,打造南梁生态药材乃至庆阳中药材发展的特色产业,坚持提升品质与生态种植,创造更远大的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在首届南梁生态药材产业大会上,寄语华池县生态药材产业发展。如今,华池县这一黄土塬上的小县城,依托日益壮大的中药产业,富了一县百姓,强了县域经济。

编辑:袁乙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