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大地上的五指塬》的作者刘志洲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与其说,他是一位乡愁的书写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位生活的用心书写者。
镇原历来是文化大县,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刘志洲生在镇原五指塬,长在五指塬,这里的山清水秀给了他智慧,而身为老师的父亲和当医生的母亲则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刘志洲积极向上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大地上的五指塬》是刘志洲多年来散文作品的集合,文字里折射出了刘志洲的人生轨迹。共分四辑,包括拾味记忆、风的来信、行走大地、一抹乡愁。在“拾味记忆”里,有被雨淋湿的村庄,有那弯锈迹斑斑的老犁,有家乡的菜园子,有美丽的马沟村……这些都是刘志洲永远难以忘怀的故乡。父亲、母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了刘志洲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托举起了他的幸福人生。童年里的夏忙,卖春联,收到录取通知书,家乡的新变化,都让刘志洲心里充满喜悦。
在“风的来信”里,故乡的民俗如同五指塬上的一个个符号,都被一一描述了出来,有铸铧匠,有毡匠爷,有骟匠“马一刀”,那些与村庄同在的拧耱、编簸箕、披红、陇东民歌、唢呐、护庄树、嚷院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优化,如果不看这些文字,可能很多的人都不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是用文字把一个时代浓缩了进来。读罢,如同在五指塬上的民俗博物馆里逛了一圈,可看可听可感。
“行走的大地”则是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不可割舍的情感。村里的打麦场上有他和伙伴们的笑声琅琅,醉美屯字塬上有他辛勤劳作的身影,有采风旅途中的美好回忆,有对于亲朋好友的惦念。“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刘志洲把发自内心的情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也将人生最美的岁月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走南闯北,“一抹乡愁”就是牵着故乡的那根风筝线,无论乡愁是一碗面,还是母亲的腌菜,都让远方的游子魂牵梦萦。镇原油茶、酒浮、苜蓿芽、芽面包子、搅团、烧土豆……简直就是农家美食大荟萃,让人看了不禁口水直流,更何况作者从小就吃到这些美食,自是念念不忘。地坑院里有他的根,土炕上可以熨烫忙忙碌碌的身心。
刘志洲在后记里说:“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但总有一个出发点。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便是村庄,因为它承载着生命的来路。同样,对一个作者来说,村庄更是创作的源泉,因为它哺育我们成长。”刘志洲的村庄就是这块大地上的五指塬,“这本散文集,是我眼睛路过的地方,是我整理自己思绪的过程,也是我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更是我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刘志洲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在写作上他执着而勤奋。
我曾问他:“你如此高产,平时写作时间都是如何安排的呀?”刘志洲笑着说:“我一有灵感就随时用手机记录下来,等有空了再进行修改。有时候晚上休息躺在床上还在写文章。”这本书是对作者努力的回馈,也将是他一个崭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