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老区发展成就报道】乡村振兴接续推进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庆阳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张昶昶 雷云龙)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荣的土地。

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庆阳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过去,这里因为地处偏远面临发展困境。现在,这片红色热土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

2015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十三次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就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庆阳革命老区步入赶超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我市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这是又一场老区人民的伟大胜利!作为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20年底,全市7个深度贫困县和1个插花型贫困区全部摘帽脱贫,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1.0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与全省、全国一道迈入了小康社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我市又强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帮扶政策、资源、力量倾斜力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细抓实动态监测、精准帮扶、风险化解等工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市连续多年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创新开展“1131”公共就业服务行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失业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统筹加强校舍建设,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实施“三优+”工程,落实“双减”任务,上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健康庆阳”建设深入推进,率先在全省启动医院医保窗口“一站式”结算和“先看病后付费”,居民医保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1.48%,医疗救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低保月平均水平从2015年的272元、124元分别提高到2023年的607元、465元;“平安庆阳”建设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多措并举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强化命案防范和信访积案治理,加大危化矿山、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200多万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