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老区发展成就报道】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革命老区再启新程——庆阳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张昶昶 雷云龙)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荣的土地。

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庆阳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过去,这里因为地处偏远面临发展困境。现在,这片红色热土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

2015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十三次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就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庆阳革命老区步入赶超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我市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观念一变天地宽”!我市全面承接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的改革事项,积极探索改革实践,2015年以来,全市共部署各项改革1100多项。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庆字号”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在各行各业引发强烈反响。

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市8个类型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项目总体落地周期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创新实施“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千名干部帮千企”等系列行动,2023年,庆阳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满意度评价位居全省第3,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36位,创历史最好成绩;“一企一策”推进市属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选优配强市属国企领导班子,妥善处理融资、债务偿还等问题,市属国有企业实现减亏止损,2023年,完成产值25.8亿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创新招商服务机制,组建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和项目落地办,实行“一对一”“全流程”“闭环式”“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解决项目落地难题,一大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投产,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考核位列全省第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房地产登记办证难和市场乱象、苗林长期占用耕地、金融债务风险等问题得到审慎稳妥化解。

不沿边、不靠海,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开放型经济先天不足,这对庆阳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来讲无疑是一个天然的瓶颈。为了激活这一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和兴市富民的强力引擎,我市积极参加“兰洽会”“津洽会”“广交会”等重点节会,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推进肉羊、白瓜籽仁2个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纷至沓来。

一项项高质量发展成就、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雄辩地证明,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庆阳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只要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老区不老,希望无限,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新征程充满着光荣和梦想,庆阳人民正以感恩之情、奋进之志、实干之行,把“南梁精神”化作奋勇向前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