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时政
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庆阳发展增添新动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雷云龙 刘宏涛)11月27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提出,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六个新提升”,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连日来,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引发我市干部群众广泛热议,大家群众欢欣鼓舞,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篇章贡献力量。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这不仅是对庆阳老区的特殊支持,更是对老区人民的激励鼓舞。”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科科长张玉兰表示,作为发改干部,将全力落实好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新提升”,高质量制定“四张项目清单”,持续抓好项目资金对接争取,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庆阳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次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培育特色产业、加快乡村振兴上实现新提升,为走好新时代庆阳老区振兴路指明了方向。”市农业农村局政策与改革科科长张有龙说,将围绕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地、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主动扛责任、全力促落实,让庆阳老区乡村更美、产业更强、群众更幸福。

“要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实现新提升,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齐抓、转型升级和增量扩容协同推进。”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工信局规划与投资科科长惠鼎森说:“我们将着力在培育特色产业、促进数实融合上下功夫,以8个工业主导型县(区)和‘1+8’园区布局为依托,大力发展油气化工、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数据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扎实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全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在庆城这块热土上,红色资源、红色故事、红色记忆不胜枚举,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在传承红色基因上实现新提升,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为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庆城县委党校副校长孙伟甲说,党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挖掘庆城红色文化,组织编写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党员加深对庆城红色文化的了解;探索构建“党建+红色文化”共享平台,让庆城红色文化在党旗的照耀下大放异彩、远播四方。

环县工信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会议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的相关工作部署,极大地激发了工信行业创新发展动力,增强了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干劲。环县工信局副局长安有旺表示,下一步,环县将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措施,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划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工业化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峰区肖金镇依托地域优势,将大棚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米王村借势发展日光温室近300座,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人均毛收入超过5万元。11月30日,在西峰区肖金镇米王村的便民服务大厅,干部群众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收看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的新闻。“观看了会议报道后,我对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西峰区肖金镇米王村种植户王斌说,“如今有更多资源和技术,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电商平台,把村里的特色产品推向全国,让我们的农产品打出名气,和村民们共同增收致富。”

华池县悦乐镇是毛泽东同志“面向群众”题词的诞生地、电影《刘巧儿》中“刘巧儿”原型封芝琴老人的家乡,也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今年重新修缮的李培福故居成为悦乐镇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全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油气化工、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数据算力、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对此,华池县悦乐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杨潇表示:“我镇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的理念,持续打造李培福(故居)‘面向群众’教育、刘巧儿(旧居)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和知识青年红色教育‘三大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推动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农家乐、手工制作销售等产业,培育‘巧儿’系列品牌,开辟群众增收‘新赛道’。”

(参与采写:沈鸿峰、封康康、刘文婷、柳玮、第五雅囡)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