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西峰区:“三元双向”循环模式助推绿色农业蓬勃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峰区立足生态定位,发挥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循环为主线,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着力构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闭环关键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助推绿色农业蓬勃发展。

寒冬时节,走进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一摞摞菌棒整齐码放,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菌香。菌棒生产车间里,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十几名工人各司其职,动作娴熟地进行着备料、拌料、装袋、高压灭菌等工作,整个菌棒加工生产线规范高效地运行着,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

入冬以来,司官寨村抢抓气温降速缓慢、天气晴朗少风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积极组织村民开足马力加工菌棒。目前,已生产菌棒达到200多万袋,预计12月底菌棒产量达到300万袋。

与此同时,在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黑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十几名工人利用“冬闲田”,抓紧种植羊肚菌,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司官寨村2023年首次种植了14棚羊肚菌,好收成不仅让种植户们尝到了甜头,也激发了他们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积极性,今年村里统筹了110座香菇大棚种植羊肚菌。

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技术员乌天发说:“庆阳的土壤非常适宜羊肚菌生长,土壤比较细腻,是一种黏性土,海拔在1300米左右,也适宜羊肚菌生长,所以庆阳种植羊肚菌也可以成功。”

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党总支书记高虎说:“司官寨村食用菌基地目前有三个品种,香菇、羊肚菌和平菇,冬季天气冷了,村里主要以种植羊肚菌和菌棒生产为主,春季采摘羊肚菌,五月份结束后进行香菇的采摘,在我们这个基地一年四季都是忙的,群众也没有闲余时间,所有的菌棚全部都用起来了。”

2022年以来,司官寨村积极响应全市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总要求,结合村情实际稳步扩大种植规模,以“单户分散建、大户连片建、园区示范建”三种建设模式在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的村组进行试点建设。同时,探索形成了“企业管前端菌种研发及菌棒生产,群众管中端建棚出菇,集体管末端产品销售及废棒处理”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建棚生产等方式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2024年,司官寨村又着眼打造食用菌全产业示范基地,锚定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香菇种植、仓储销售、废棒处理的香菇全产业链条发展目标,全力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据了解,该基地生产的香菇等食用菌销售红火,深受市场欢迎。

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党总支书记高虎说:“受昼夜温差的影响再加上海拔高度的影响,我们在夏季种出来的香菇品质特别好,市场上特别受青睐,今年1000多吨菇都卖到成都和重庆了。”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西峰区积极引龙头、扶主体、建平台,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1家,带动生猪、苹果、蔬菜、食用菌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全循环链、全价值链发展。充分发挥种植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养殖业的效益牵引作用和菌业的闭环作用,提升农业资源支撑能力和产业效益。菌源厂对全区13.1万亩苹果约0.6万吨冬春剪废枝杂木进行废枝利用,作为菌棒原料,实现种植业与菌业闭环发展。同时,1.2万头正大养殖的粪水也可为种植业生产提供底肥,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循环发展,将冬春剪苹果废枝杂木作为菌棒生产基料,对废渣菌棒通过有机肥加工进行还田利用,实现种植业与菌业循环发展。

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党总支书记高虎说:“在食用菌这一块我们也做成了循环农业,废菌棒我们也加工成为颗粒燃料和有机肥,颗粒燃料用于生产菌棒和烧锅炉,一部分群众也买回到家里,冬季进行取暖,另外我们把废菌棒一部分做成有机肥料,也卖给周边大的一些果农,用尽用完。”


编辑:袁乙琪责任编辑:袁乙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