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不断推动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的有机融合,促进农产品全链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
分选、剥壳、脱粒……一粒粒杏核在自动化设备的加工下变成了杏仁。这两天,店子乡盛隆农副产品加工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进行杏仁、桃仁的加工生产。据了解,店子乡盛隆农副产品加工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本地及周边县区资源,收购酸枣、桃核、杏核、花生、玉米等农产品,可以加工成中药材及食用油,打造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这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目前,该公司年可加工农产品3000余吨,吸纳务工40余人。
做优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走进太白镇莲花寺村甜糯玉米加工生产车间,一个个甜糯玉米经过剥皮、切割、清洗、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等加工后,变成了商品玉米,方便储存而且价格高,一个可以卖到3元。
近年来,太白镇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国投集团产业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在莲花寺村分别建成了稻米和甜糯玉米生产加工车间,规划建成了完整的稻米和甜糯玉米生产加工流水线,为太白镇水稻及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引进庆阳云源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和村办集体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太白镇传统农业生产向“农业+工业”的方向转变,弥补了农业生产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弱项短板,有效带动周边82人实现季节性务工,进一步增加了劳务收入,群众在家门口进厂务工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太白镇莲花寺村党支部书记陈永亮说:“目前稻米加工车间生产稻米2万余斤,甜糯玉米加工车间加工甜糯玉米80万棒,预计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合水县不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村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头部”农产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间和“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进一步“从优”“从精”开拓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新局面,让农产品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能充分增值,全力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