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滔滔洪流中,总有一些事儿恰似那璀璨的北斗七星,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陇东报》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美好存在。
初识《陇东报》,是在它复刊两个月后,一个夕阳映红子午岭西麓山巅的傍晚,我在当时供职的宁县东区一个镇政府办公室兼报刊信件收发室与它结缘。那时,因为爱好写作,自然对这份本地报纸格外喜爱,而它那独特的版面,丰富的内容,更加令我爱不释手。从此,我与它相伴的旅程悄然开始。
现在回望,在庆阳这方土地上,《陇东报》如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用墨香书写岁月的精彩故事,传递时代佳音。它的每一页,都承载着这方土地的温度与情感。翻开报刊刊发稿件剪贴本,那些对于民生的关切,对于改革与发展的探索,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跳跃,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阅读它的要闻和本地综合新闻版,仿佛听到了这方享誉“农耕之源”“岐黄故里”“红色圣地”“能源新都”“中国算谷”之地的呼吸,触摸到它的心跳。这不仅是新闻的载体,更是庆阳百姓共同的记忆与情感纽带。在这里,我读懂了庆阳的过去,了解到了它的现在,更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每一期“北地风”文学副刊,我都认真阅读。那一篇篇文章,似一幅多彩的民俗画卷,展现着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描绘着沟梁塬川的美景与人文韵味。那淳朴的乡音、古老的传说、独特热闹的节庆、香浓味美的风味小吃,一一跃然纸上,让读者看见黄土高原腹地的辽阔原野、窑洞人家、子午岭林海,听到了那悠扬的陇腔在塬上岭下回荡。它充满了淳朴的生活气息,洋溢着对这方土地的深深眷恋与炽爱,更让读者领略到了黄土高坡的粗犷与细腻,质朴与深情。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与《陇东报》已携手同行了39个春秋。我迷茫困惑时,它给我打气鼓劲;我为工作努力拼搏时,它为我指明前行道路。对我来说,它不单是一份本地报纸,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展示劳动成果的一方平台。从1986年到2022年,我的稿件在《陇东报》上刊发了300余篇,这让我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美好。一颗初心向阳开,对梦想的追求永无止境。
退休两年多来,我经常在手机上翻阅《陇东报》。每次阅读,总有回到夕阳映红子午岭西麓山巅的那种初识时的亲切感。在我心中,《陇东报》既是记录者也是守护者,守护着我心中那份对家乡的厚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家乡历史的探寻。我与《陇东报》的故事还在书写,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它继续携手共进,走过人生每一段难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