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华池: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暖民心 同心共筑安居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以来,华池县紧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把搬迁工作作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政策宣传引导、搬迁政策制定、安置点规划建设、后续产业配套等重点,全力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搬迁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搬迁群众736户2425人。


“这里是华池县县城集中安置点,可容纳225户避险搬迁群众的入住。目前,这5栋安置楼已经封顶完工。”跟随华池县自然资源局干部杨春走进县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充满希望的新房已经拔地而起。


华池县自然资源局干事杨春:“2025年,我县将继续认真贯彻省、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险搬迁工作部署,聚焦政策宣传,引导安置点规划建设,完成576户群众的搬迁入住和6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让群众尽快入住,确保群众能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生态搬迁不仅是一次居住地点的转移,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华池县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的方式,坚持把规划任务与安置选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深度融合,先后在南梁、悦乐、乔川及县城等地统筹规划,打造特色鲜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型安置点。并同步谋划教育、医疗、道路、养老等服务设施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位于南梁镇荔园堡村闫洼子组的“康养小区”是华池县生态移民安置点之一。走进“康养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灰白相间的小别墅,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刘永虎就是搬迁户,2022年他家就从山上搬到了这里,不仅住得安全了,生活也方便了很多。

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村民刘永虎:“以前我们住的是石箍窑洞,没有自来水,要担水吃,现在是自来水,集中供暖也上来了。离街道也近,老人以前有事到街道还要坐车呢,现在溜达着就下去了,早上9点多到街道溜达一圈,中午吃饭就又回来了,方便多了。”

无一技之长,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后,如何保证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长远发展有奔头?华池县按照“生态优先、种养循环、产业融合”的思路,依托南梁红色景区区位优势,发展“文旅+民俗”农家乐、精品民宿、剪纸刺绣红色文创等产业,打造城壕镇、山庄乡菌光互补、肉羊肉牛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乔川乡安置点引导企业入驻小区、筹建商业街,充分吸纳搬迁户就近务工,持续拓展搬迁群众的致富路径,保障了搬迁群众有稳定就业。


华池县乔川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杨正龙:“在就业方面,我们引进甘肃味之源醋业有限公司、五谷神酒业,可以实现群众稳定就业。”


冬月时节,走进华池县乔川乡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章天文家,热水器、无线网、地暖等一应俱全,居住条件的改善让章天文倍感欣慰。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他的子女上学问题,也帮助他的妻子落实了就业问题,他家的新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以前冬天取暖我们用的是炉子,非常不安全。现在搬到新居取暖用的是地暖,特别安全。孩子上学也方便。我媳妇也在街道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家里的收入也很可观。”华池县乔川乡章渠子村村民章天文说。(华池融媒:张金楠 雷彩利 )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