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华池县王咀子乡抢抓岁末年初的“黄金时间”,积极动员合作社、农户及时开展玉米秸秆黄贮作业。走进华池县王咀子乡辖区内,在公路沿线、田间地头,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大片大片的玉米秸秆变成了一个个富含营养价值的“牛羊面包”,为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储备了充足的优质“口粮”。
王咀子乡王咀子村村民车在贤最近忙着利用晴好天将自己地里的玉米秸秆打碎装包,他经营的家庭农场里有22头牛,越冬需要大量的草料。车载贤说:“我种了40亩地,去年种的玉米全部用来喂牛,这几天用打草机把地里的玉米秸秆全部打包成了草料,有了这280捆草料就能喂三个月之久。”
有了机械化助力,王咀子乡的养殖户心中便有了一颗“定心丸”。“眼前这台给我们养殖户解燃眉之急的行走一体式打捆机是县人武部根据我们村产业发展现状捐赠的,值 15万元,除了为本乡镇农户提供打包服务外,还可以将打包好的草料销售给周边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经累计打包800多亩,全年村集体收入可达6万多元。”王咀子村党支部书记栗生恒介绍到。
近年来,王咀子乡坚持“以养促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了秸秆打包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秸秆饲料化,为周边养殖合作社、农户的畜牧养殖提供优质饲草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玉米秸秆随意焚烧、乱堆乱放的难题,真正让秸秆“秸”尽所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供稿:华池县王咀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