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学习点亮人生 读书照耀未来——庆阳市鼓励支持职工在职学习提升工作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莫陌 邵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近年来,庆阳市认真贯彻、带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能力专项行动,通过个人带家庭、家庭带单位、单位带社会,让崇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蔚然成风。

图为庆阳市在职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能力情况示意图

2022年7月,庆阳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考取资格证书和成为国家级会员,给予0.5万元至3万元资金奖励,对特别优秀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人才项目时给予倾斜支持,列为市级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着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硕士和博士的教育,更多教会我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周颖心中,硕博教育的意义绝非知识的堆砌,反而更像是“广角镜”,为她开启一扇思考问题的新窗。经过紧张的复习备考,2020年9月,她如愿考取了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合办的医院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读博士,对她来说挑战更大。她不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还有本职工作在身,是否远赴菲律宾继续深造,此时的她犹豫了。2022年7月,恰逢政策出台之时,无论是学习机制的搭建、管理体制的优化,还是最终学习成果的认定,都给足了保障,让她得以安心踏上求学之路。从本科的青涩蜕变到博士生的成熟睿智,迈出家门走出国门,勇敢去丰富阅历,她邂逅了焕然一新的自己。

“晚饭后孩子做作业,我看会书。学习的过程比较枯燥,也很辛苦,我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肖蓉笃信“自学为舟”,伴着昏黄的灯光与书卷默默相守,并于2022年9月考取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证书。在她看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每一次深入实验室、每一次精准测量的背后,都是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她不仅在工作中勤勉尽责,还申报了多项省市级科技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登记权2项,指导企业制订行业标准,赢得了业内的的广泛赞誉。

图为庆阳市在职学习行业部门分布情况示意图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讲的第一课,就是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我也一直牢记在心。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想继承西农精神衣钵,给家乡多做一点贡献。”在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合作经济科工作的房永霖,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不仅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进行沟通协调,还要在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规范记账、合理设置会计科目、规范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2023年他取得了高级经济师专业资格证书后,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提出了许多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懒惰是无休止的,世界上也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逃避。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直在路上的状态。”有了这样的信念,早在2016年,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祁嫱便获得了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并于2023年6月,获得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这些资质和学位的获得,不仅是衡量她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更是她帮助学生们探索知识、紧跟时代的专业背书。她深知要始终保持专业进修的职业自觉,才能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在不同教学环境中保持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的对应接轨。如今,她正在备考一级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在最好的时光里,找到了心之所爱,在奋斗的道路上,追逐青春的梦想。

图为庆阳市在职学习市县层级分布情况示意图

庆阳市融媒体中心职工禄永峰,以陇东报副刊栏目“一点庆阳”为窗口,让更多读者了解和读懂庆阳,更是以作家的身份,用自己的动人笔触,描述着对家乡的挚爱。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等报刊发表评论和稿件300多篇。出版作品集《风吹过村庄》《草木之疼》。2022年9月,他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编辑来说,要无时无刻向优秀的写作者或者作家学习,写出更好的作品,把庆阳宣传好、讲述好。”

目前,全市共有130人新取得学历、考取证书和成为会员,发放奖励资金301万元。“经过我们深入了解,在职新取得学历、考取证书和成为会员的人员,大部分都在各单位重要业务岗位,工作积极主动,自我要求高,发展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我们按照行业领域建立了‘传帮带’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引导他们参与本行业、本单位项目论证、咨询、评审、评估、规划和设计等工作,做到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爱一行,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带动各行业加强学习提升,涵养文化自信,建设魅力庆阳。”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