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赵彩霞)“传统村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镇原县是陇上著名的文化大县,剪纸、刺绣、雕塑、编织、纸扎及绘画、脸谱、工艺制作等广泛分布于乡村,但随着全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遗文化伴随培育、滋润它的土壤——传统村落的衰落而日渐消亡。”1月10日,市人大代表、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艳艳在参加镇原县代表团审议时说。
任艳艳认为,当前处于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政策机遇大好,应当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好镇原县的传统村落文化,让传统村落成为记得住的乡愁。
任艳艳建议,充分运用好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普查结果,加强对传统村落内重要历史环境要素的认定,并及时挂牌保护;组建数字技术精干力量,完善标准化传统村落基础数据库。坚持活化利用,让非遗文化成为文旅业态的新名片,将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与孝善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传统村落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优势,做好村落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工作;分片区对传统村落有意识地进行差异化打造,带动发展一系列非遗体验、旅游演艺、精品民宿客栈等多元化的旅游业态。进行产业化发展,让沉睡中的文物活起来。培育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深受老百姓青睐认可的非遗衍生品、民族地理标识、区域文化品牌,实现“文”的“物化”和“物”的“文化”,让文化遗产自己“会说话”,并创新宣传方式和人才培育机制,让网络成为非遗文化传播、发展的“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