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通讯员 莫陌)2024年,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理念,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常态长效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效促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健全机制促长效
激活文明创建“源动力”
我市发挥西峰区创建文明城市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由县处级领导分片包抓,统筹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和难点问题整治。各专项推进组牵头单位协同推进行业系统创城任务落实,通过分层调度、蹲点指导、网格宣讲等措施,构建起市上牵头抓总、区上主抓落实、部门联动协作、全民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广泛创建、重点培育、梯次储备、择优推荐的原则,在平时掌握、实地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创建基础好、创建积极性高、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村镇列为重点培育创建对象,分级分类建立先进集体“储备库”,根据创建历程、创建实效和评估标准,择优推荐申报更高级别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鼓励支持已命名的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等模式,与各级文明单位(社区)、文明村镇和重点培育对象“结对子”,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品牌共育、活动共办、服务共促,建立文明创建工作联盟,扩大文明单位品牌效应,提升全域精神文明创建质效。
突出重点提质效
点燃文明创建“助推器”
我市在329个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中持续开展“亮牌子、树形象、展风采”主题活动,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十个一”示范创建,培育文明创建先进典型100多个,引导各级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争先锋、作表率。举办“弘扬文明家风 推动移风易俗”家风故事分享会,开展“我为文明家庭拍张照”等主题活动,示范带动更多家庭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为文明城市创建蓄能攒劲、助力增效。
把文明创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载体,以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为重点,提升行业文明素养,涵养城市文明气质。大力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结满意度提升、出租车行业文明素养提升等行动,开展政务服务、出租车行业文明礼仪培训3期,培训3300人次,命名“文明示范车”107辆、“最美出租车司机”54人。网信、文体广电旅游、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动协作,持续推进“做文明有礼庆阳人”六大文明行动,通过“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一勺一筷见文明 文明餐桌你我行”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文明有礼”成为全民共识。
把文明创建常识和文明理念作为干部职工学习、道德讲堂和主题班团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创城主题党日活动”“小手拉大手”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主动参与卫生清洁、文明劝导、文明宣讲等活动,带动全社会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聚焦问题解民忧
共筑文明创建“幸福圈”
针对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市民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召开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座谈会,组织开展问卷调查4次,对群众反映的73个问题和提出的40条意见建议,建立任务清单,跟踪督促落实,90%以上问题得到整改落实。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市委、市政府牵头推动城区线缆“蜘蛛网”整治、市容环境“六乱”治理等10个专项行动,西峰区列支5000万元更新维护城市基础设施。
建立群众监督评价机制,推进“12345”便民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效衔接,及时对接涉及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环境卫生、文明素养等方面的群众诉求,建立“属地+职能”化解机制,全方位提升群众满意度。邀请人大代表、五老人员、网格员等组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回监督队,对发现的问题一键反馈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
坚持文明创建与文明培育、文明实践相融共促、一体推进,营造全员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因地制宜打造“红蜜蜂”“爱心妈妈”“阳光送考”“小青蛙”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品牌,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全线展开、全域覆盖、全面深化。西峰区公刘南路社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项目,发动社区13名志愿者“奶奶”义务帮居民群众接娃带娃,解决60多个家庭的“4:30焦虑”。创编《庆阳“六礼颂”》《庆阳市民文明公约》等快板和春官唱词,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文明理念。
创新载体强宣传
凝聚文明创建“向心力”
坚持把公益广告宣传融入城市景观建设和风貌塑造,制作投放彰显庆阳文化元素、突出文明创建主题的景观小品100余处,新增主题公益广告2000多面。开展公益广告品质提升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更新陈旧、破损、过时和内容不规范公益广告1100余面,公益广告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
举办“喜迎香包节 共创文明城”文明传播主题晚会、“榜样的力量”第八届庆阳市道德模范暨“庆阳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沉浸式社区文明实践活动、“书家乡诗 逐远方梦”大学生暑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当主角、站C位,为文明代言、为庆阳添彩。开展“文明让城市更美好”主题摄影展览和“文明积分超市”“烟头换鸡蛋”等活动,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创城活动热情。指导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将创建工作与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融会贯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创建的感染力、吸引力。
在市区媒体开设“创建文明城 庆阳在行动”等专题专栏10多个,发布文明创建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620余条,制作《正谝庆阳——移风易俗》《南梁说唱:做文明有礼庆阳人》等短视频,发布文明旅游、文明过节、文明祭祀等倡议书6次;设立“文明号”和“曝光台”,为文明行为点赞,向不文明行为说“不”。通过全方位、多形式、高密度的宣传引导,凝聚“文明城市人人共建、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思想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