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推进高中思政课建设 培育时代新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中,思政课作为塑造青年学子思想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核心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扎实推进高中思政课建设,为学生筑牢思想根基、引领科学价值导向,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行走的思政课,永恒的爱国情。高中思政课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强化教育根本保证的关键课程。青年学子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思政课既是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落实党的领导的表率,又是把党的领导转化为教学语言,向青年学子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背后逻辑。历史与现实业已证明,我们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民族精神,激发情感共鸣、思想铸魂,积极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情感认同,既“走新”更“走心”,思政课教学成效越显著,党的领导就越能落得实。

强国兴教,教师乃关键所在。思政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思政教育的核心力量,其队伍素质直接关乎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新征程里,需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当作根基工作推进,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情怀深厚、思维创新、视野广阔、自律严谨、人格端正的师资队伍。思政教师当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持续提升育人能力,同时注重师德师风修养,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做品德涵养的“人师”,引领学生思想成长,为党和国家培育英才,潜心钻研学问,虔诚探索真理,用心培育学生,助力强国复兴。

上好思政课,思政教师需改变传统思政课说教式的枯燥状况,探索教学创新,为思政课注入趣味与魅力。其一,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育互动性与个性化,实现教学内容故事化、场景化呈现,强化思政引领力。其二,创新话语表达与传播形式,通过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互动化传播,让思政课鲜活可感,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其三,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整合丰富教育资源,拓展多元育人平台,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流程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思政课向纵深拓展、横向延伸,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熏陶与精神升华。

思政课建设不是孤立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加强家校合作,是推进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社区、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中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赵星泽责任编辑:赵星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