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水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所关注的交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通过落实落细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得到不断增进。
薛宏江是何家畔镇显头村村民,他的儿子患有肾病综合征,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累计花费5万多元,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镇村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按照急难型临时救助“一事一议”救助程序,给予他家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目前,救助资金已通过社保卡发放到他手中。
社会救助关系着困难群众的幸福冷暖。近年来,合水县坚决扛起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坚决兜住兜准兜好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路平说:“2024年,县民政局加强与教育、人社、住建、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比对,建立上下贯通、部门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大数据信息,定期比对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县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012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212万元,全县农村低保覆盖面12.51%,兜底面7.4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合水县充分发挥劳务输转、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家庭就业,帮助已就业的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出系列“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20人,完成任务2100人的100%;城镇新增就业154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186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33万人(次),发放脱贫劳动力务工交通补助444.31万元,实现劳务收入13.61亿元,做到了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动态清零,实现了脱贫家庭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的总目标。
县就业局副局长张锋说:“我们将继续加大救援帮扶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工作质效,确保脱贫人口和就业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提升医疗服务,事关民生大事。近年来,合水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聚焦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新增编制床位,建成智慧便民服务和掌上医院,落实二级医院100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措施,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同时,积极推进、全面落实“万名医护下基层”行动,通过柔性帮扶工作机制,加强与医共体单位的协作,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分级诊疗体系,将专家诊疗服务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吉岘镇卫生院院长王亚非说:“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我院的门诊人次、出院病人数量都有显著增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既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方便患者就医。医共体建设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办好民生实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在合水大地上,让民生保障的“底色”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越来越足。
记者 拓翔